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15分钟就诊、三甲医院资深教授接诊……南宁这个医疗集团的“朋友圈”实力整体提升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去年9月17日,南宁市医疗卫生领域有一件大事——南宁市城市医疗集团正式成立。一年过去了,在南宁市不少片区,居民的健康“获得感”明显增强了——在家门口一个普通的卫生院看病,接诊的可能是三甲医院的资深教授;做检查拍个片子,阅片的是影像学领域的大咖。这些变化背后,是医疗集团的新模式在发挥作用。

▲医疗集团内开设的绿色通道让危重病人能更快速高效的得到转诊救治。院方供图

打通医疗资源,带来就医变化

“医疗集团给基层医疗机构带来的好处很多,最受益的还是周边居民。”作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的成员之一,南宁市三塘镇卫生院院长韦冬梅认为,从居民看病的变化中,清晰地体现了医疗集团的运作模式和效果。

家住乡村大世界附近的王先生,因胸闷、胸痛到三塘镇卫生院急诊科就诊,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心梗。该院急诊科副主任韦世壮第一时间在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塘镇卫生院胸痛中心网络上传心电图报告单,并与市一医院心内科二病区赵献明主任取得联系。

与此同时,王先生的转诊程序也立即启动。他被迅速转送到市一医院,通过绿色转诊通道绕过急诊科,直接进入介入室放支架。王先生最终得到了及时救治,从他在三塘镇被确诊为心梗,到转入市一医院并成功放置支架,全程仅用了40分钟时间。

这种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核心的分级诊疗工作模式,平时方便了群众就医,应急时减少了各个环节的延误。这也正是医疗集团的核心理念:一枝独秀不是春,让有实力的大医院作为龙头,建起一个“朋友圈”,通过一体化建设,实现“朋友圈”实力的整体提升,让更多人能获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下好一盘大棋,变竞争为整合

2019年,在南宁市卫生健康委的指导下,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牵头组建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目前已吸纳南宁市相思湖医院、南宁市第七人民医院、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埌东医院、兴宁区人民医院、青秀区人民医院、兴宁区三塘镇卫生院、兴宁区嘉和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秀区伶俐镇卫生院、青秀区南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青秀区刘圩镇中心卫生院等10家医疗机构作为成员单位,设立了大塘镇养老服务中心、金浦路健康体检中心、民主路健康体检中心等机构。

▲总院与基层单位之间开设了直通车,更方便患者转诊(资料图)。

每个成员单位都有各自清晰的特点:市一医院埌东医院按“大门诊、小专科”模式,做强妇产、儿保等项目;青秀区人民医院创新建立医养结合模式;第七人民医院侧重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

这是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提出的从“竞争性”向“整合型”转变的策略。医疗集团中心医院作为区域医疗中心,先后建立胸痛、卒中、创伤、中毒救治、危重孕产妇救治及危重新生儿救治等六大中心,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救治水平。集团内的二级医院则实行错位发展,逐步解决以往各医院独自为营、重复建设等问题,提升医疗集团协同服务能力。 

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机构受益

在此基础上,医疗集团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心电诊断等业务协同,实行集团内检查结果互认,减轻民众看病负担。通过转运“直通车”模式,打造集团内部就医绿色通道,为进行CT、磁共振及上转住院患者提供优先接送、检查、住院的“三优先”服务,免除患者重新预约、排队等候等环节。

有了清晰的架构、科学的分工和顺畅的管理体制,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覆盖的区域内,居民的“15分钟就医圈”已基本成型,看病更便捷。上级医院优质资源下沉,居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基层就诊费用更低,医保报销比例更高,看病更省钱了。

与此同时,基层医疗机构也是受益方。医疗集团建设让基层服务能力不断增强,运营能力也跟着提升。比如,市一医院埌东医院2019年门急诊26.2万人次,与2018年同比增长33.5%,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9.8%;三塘镇卫生院2019年门急诊同比增长20.7%,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6.1%。2019年,三塘镇卫生院荣获“南宁市乡镇卫生院急救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被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人社厅授予“全区卫生健康系统二等功集体”;荣获全国“优质服务基层行”能力提升亮点机构(全国仅10家);成为广西第一批通过社区医院建设评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