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你看你看,小康幸福人

来源:钦州日报 发布时间:

“我20岁起跟着父亲养蚝,目前在钦州七十二泾海域拥有12张蚝排,年产量20万公斤,年收入40万元左右,吃穿不愁。”昂首走进小康幸福生活,40来岁的刘帅说,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钦州市结合实际,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夯实群众小康幸福的经济基础。大蚝养殖助力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秋季学期“开笔礼”,“幸福小康人”笑得真开心。

走进钦北区大垌镇平山村,很多人都会被眼前一群纯白波尔山羊正在吃草的场景深深吸引。这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梁开玲今年引进的良种山羊。

梁开玲是库区移民,在东莞的五金厂打工时,因为金属粉尘污染患上肺病,不得已辞工回乡。治病、赡养父母、供子女读书……让本不富裕的梁家更是雪上加霜。

脱贫攻坚精准识别,梁开玲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他通过发展山羊养殖,实现持续稳定脱贫。如今,他养殖山羊140头,产值超过20万元,并建起了一栋270多平方米的“合院式”砖混结构楼房。饱经生活磨难的梁开玲终于圆了自己的安居梦,他说:“没有党和政府的支持,我不可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挪穷窝、住新房、拔穷根、换新颜、奔富路……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全市7个未脱贫村“十一有一低于”12项脱贫摘帽指标已全部达标;0.91万未脱贫人口“八有一超”9项脱贫摘帽指标已有8项100%达标,“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指标达标率为93.36%,四大战役进度达到预期。

移步灵山县头步江村,乡愁记忆馆、文化休闲广场,以及庭院屋后的“微花园”“微菜园”“微田园”,让村民收获着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走进浦北县三合镇新村村委老周麓自然村,一棵棵树龄超过百年的橄榄树如今依然郁郁葱葱,采摘园、文化博物馆、千年主题公园等橄榄生态旅游产业链,描摹着人们对于小康生活的美好愿景;畅行钦南区大番坡镇的“五星级党组织”葵子村,老党员、致富带头人、村支书陆国明带动了全村七十多户群众发展海红米特色种植,奔向致富道路……

今年以来,钦州市全力提升乡村风貌“颜值”“内涵”,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美丽钦州·幸福乡村”等各项工作,持续抓好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成片成面打造“美丽村屯”示范村……一幅幅“传承文明、滨海风情、生态宜居、和谐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明思路,促行动。此前,钦州市印发《钦州市美丽村屯建设工作方案》和配套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时间节点要求。全市美丽村屯建设整体布局在两县两区打造4条示范带,以市级、县级示范村涉及的47个镇、81个行政村、244个自然村为建设重点,进而带动全市村屯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财政用于民生支出占80%以上,办好援企、稳岗、纾困等民生实事,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760元、每人每年5500元。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解决好群众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