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集中力量,因村施策

阅读数:1809 发布时间: 来源:广西日报
培育带富“生力军”

靖西市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有贫困村153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10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703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2.6%。贫困村数量、贫困人口数量分别排在全区第一位和第二位。

2015年以来,广西建工集团、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调查总队、自治区烟草局、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等中直、区直单位集中力量,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6-2019年,全市累计实现120个贫困村摘帽12.8万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6%下降至1.3%。今年5月,靖西摘掉了国定贫困县的“帽子”。

 “因村施策”兴产业

郁郁葱葱的果树林木,蜿蜒平坦的水泥路,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繁忙劳作的田间地头,融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近年来,由自治区政协副主席陈刚挂点帮扶的安宁乡果布村,通过改革创新,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了土地、劳动力、资产、自然资源等要素,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目前,这个中越边境小山村发展了生态养殖、柑橘、桑蚕等多个特色产业,全村实现305户1227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39%。

 “有机蔬菜不能打农药,生了虫子怎么办?”“可用硫酸铜和石灰配制溶液灭害虫……”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类似这样通俗、易懂、实用的农业实用技术讲座经常在新甲乡甲赛村举办。广西建工集团选派的驻村干部深入新甲乡、禄峒镇等地的5个定点帮扶村,建起了养鸡场、蚕房、桑园,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禄峒镇必隆村合办的养鸡技术培训基地,培养了一批批养殖能手。该学院组建8个产业服务队,帮助贫困村制定和完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助力定点帮扶贫困村打造“思侯鸭”“必隆鸡”和黑木耳等扶贫产业。

在新甲乡弄那村、武平镇多纳村,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的帮扶干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党日等活动,大力宣传扶贫小额信贷、产业奖补等惠民政策,带动贫困户发展百香果、姜黄、桑蚕以及生猪养殖等产业。

自治区烟草局驻村工作队成员深入定点帮扶的新甲乡、地州乡5个贫困村,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因户制定帮扶计划,引导、支持贫困户发展种养业,提升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

培育带富“生力军”

广西建工集团把村党支部建成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把一批年轻干部吸收进党组织,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补短板、强弱项、兴产业、谋发展。经过近5年的努力,该集团帮扶的4个村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广西财经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发挥电商人才优势,合作联建电商助农基地,通过举办直播带货比赛、消费扶贫公益活动等形式拓宽贫困村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并搭建现场教学、网络授课平台,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营销能力。

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选派弄那村、多纳村的第一书记实行双线并轨帮扶模式,实现党建与扶贫互融互促、同频同振,带出强有力的村两委干部队伍。两个村的党员干部互访互学、借鉴经验,共同抓产业、谋发展,帮助当地群众除穷根。多纳村、弄那村分别于2016年、2018年提前实现整村脱贫。

提升脱贫软硬件

“以前我们要到镇政府周边手机才有信号,如今在村里就可以视频通话。”湖润镇更村村的村民说。针对农村网络信号差的问题,中国移动广西公司持续完善更村村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让村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协助贫困村建设农家书屋、党员活动室、文化广场等,并积极组织师生开展文化下乡公益演出、“三下乡”活动,活跃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从注重培育良好生活习惯和文明乡风入手,广西建工集团引导贫困村建立村规民约、矛盾纠纷排查机制、“一事一议”管理、财务管理等20多项规章制度,使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广西财经学院设立“嘉和励学金”,贫困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率达到100%。该院每年举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贫困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实现“入读-学习-就业”资助全覆盖,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