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黄灼:老编变小编,痛并快乐着 | 早报人华丽转型③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编者按:时代的跃进影响着每个人。与南国早报一起踏上智媒时代蝶变之路的,是其中的每一名记者、编辑。从拥有“采写编评”的老本领,到练就文字、图片、视频、直播等“三头六臂”的新本事,既有“笔头”功夫,也懂“指尖”发力,在这场媒体的生态变迁中,早报的每一名从业人员积极拥抱变革,顺势加速融媒体转型。

南国早报特别策划

①张若凡:在抗疫〖大考〗中,〖智〗面未来

②陆旺:突发新闻,更要〖快准狠〗

③黄灼:老编变小编,痛并快乐着

④覃江宜:奔涌的时代里,文字依然有光

=====================================================================================================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在那段特殊时期,早报“放假不休假、停刊不停端,新闻不打烊”。24小时不间断推送新闻的客户端,争分夺秒地送出权威信息;官方微信公众号也一日十推,点击量爆发式上涨。

报纸停刊了, “老编”也得向“小编”转型。我入职早报17年,一直在传统媒体编辑岗位上摸爬滚打,是一名彻头彻尾的老编。每当看到那群活泼可爱的新媒体小编,讲得了段子卖得了萌,会设计懂运营,做起直播冲劲十足,想到自己也要成为“小编”,内心既期待又忐忑。

▲南国早报编辑黄灼在电脑前工作。

融媒体时代,对编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转型并没想象中那么容易。这种困难,首先来自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操作方法如音视频剪辑等倒是其次。

过去,我们把看报纸的人称为读者,听广播的人为听众,看电视的人为观众,统称受众。我授你受,一个“受”字就暴露出老编们的思维软胁,还有那股莫名的优越感。新媒体小编却把传播对象称为用户。

不同在哪?你首先得有用,人家才会用你!受众变用户,学会如何为他们精准服务,是老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人们常说“姜是老的辣,酒是陈的香”。在传承经验的时代,老编老记们和老教授、老医生一样,越老越值钱。十几年纸媒编辑的工作经验,对稿件的修改、对版面的编排美化,是我的优势。但作为小编,要研究用户的喜好、心态、阅读习惯甚至是作息时间,想方设法吸引他们阅读我们生产的内容。光是拟标题,在切入角度、表达方式上,都和纸媒有很大区别。记得刚接触新媒体工作时,每次听到领导喊“速更!” “标题做得接地气点!”我都会紧张得冒汗。

好在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慢慢适应了新岗位的节奏。小编的工作虽比较累,但乐趣也不少,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从“纸”到“智”,早报在奋力转型,作为早报人,当然不能拖后腿。加油,黄小编!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