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用真心换真情,他们搭起人口普查“连心桥”丨普查员故事①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编者按:11月1日起,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登记全面开启,广西有30万名普查员深入八桂大地的“毛细孔”,着力摸清“人口家底”。根据广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安排,11月1日-15日是普查短表登记时段,普查员们挨家挨户上门登记住户的姓名、性别、年龄等19个问题。

完成一次入户填报大概需要十来分钟,看似简单的工作背后,蕴藏着几多艰辛。

一张普查员工作牌、一件印有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标志的红马甲、一部智能手机,这是普查员陈大勇“扫楼”的标配。他来自巴马瑶族自治县信访局,虽然信访工作也是和群众打交道,但初次接触普查员的工作,而且是一个人负责一个片区的登记,他心里还是很紧张。他笑着回忆:“我第一次上门普查,就跑错了小区”。

▲陈大勇在居民家中进行人口普查。自治区统计局供图

万事开头难,他到普查小区一个单元,一户一户地爬楼敲门,开始扫楼登记。白天开展普查登记工作,很多住户不在家,只能晚上再去。入户过程中,也遇到过少数不太理解或心有疑虑的居民。

有一次,陈大勇敲开一家居民的门,当时居民家里只有年轻的女住户和小孩两个人。普查员说明来意后,女住户犹豫地说:“等一下”,退后两步竟然把门给关上了,过了几分钟才再次开门,挡着门口递出了户口本。“普查员怎么说都是陌生人,住户带有防备的心理,这些都能理解。”陈大勇表示。

▲陈大勇在居民家中进行人口普查。自治区统计局供图

为了变被动为主动,他写了一张便条,便条上诚恳地阐明了人口普查的工作需求,告诉住户什么时间有空闲了可拨打联系电话,他会立即赶来,占用10多分钟的时间进行登记。在入户普查中,如果碰上大门紧闭的,他就把便条粘贴在门板上。对此,陈大勇认为:“我是普查员,应当上门服务普查对象,而不该拨打普查对象的电话号码去打扰人家,叫人家赶回来配合完成我的工作。”

▲陈大勇在居民家中进行人口普查。自治区统计局供图

在一次次周而复始的入户登记中,普查员的付出,被越来越多的居民理解和配合,也获得了居民的认可。

有一天上午10时许,陈大勇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原来,这是他所在的普查区的住户莫先生打来的。莫先生告诉陈大勇,他现在在家里,但一会儿要出门,让他抓紧时间过去登记。虽然当时下着大雨,但陈大勇二话不说,穿上雨衣骑上电动自行车就往莫先生家赶。

到达莫先生家后,对方招待他进屋,但陈大勇却表示自己的脚上都是雨水,就不进门了。“没关系,进屋登记吧,不要顾虑什么雨水,都是小事。”莫先生对陈大勇说,他看到了宣传单和陈大勇留的便条,认为普查员没有因为要完成自己的工作,就不顾住户是否在外忙碌打电话催他赶回家,感觉处处在为他考虑,是方便和尊重他,于是很配合普查工作。在莫先生的积极配合下,陈大勇很快就完成了这户的人口普查登记。

▲陈大勇在居民家中进行人口普查。自治区统计局供图

这次经历让陈大勇感触颇深。在他看来,人口普查最重要的就是做好“人”的工作,除了摸底,还有短表、比对复查、长表等一系列繁琐的工作,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入户登门、打扰到普查对象的正常生活秩序。陈大勇觉得通过这次人口普查摸底工作,他收益最大的就是人和事。“不管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只要你以一颗热情真诚的心去对待,那么你也一定会接收到真诚的回报。”

新闻链接

不忘初心,一名老普查员的情怀与坚守丨普查员故事②

有耐心有决心,桂林全州有个擅长解决“钉子户”的普查员丨普查员故事③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