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媒体花乡行!横县茉莉花产业、民俗样样精彩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11月17日-18日,横县组织开展“媒体花乡行”活动,扩大横县茉莉花品牌影响力,为第二届世界茉莉花大会、2020年中国(横县)茉莉花文化节进行节前宣传造势。为期两天的活动,让各大媒体从工业、电商、茉莉花产业及产业扶贫等方面,深深感受到了横县的风情魅力以及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17日上午,媒体采风团首先来到六景工业园区,获悉了相关工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在南宁至玉林城际铁路那宽特大桥的施工现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看见一座座桥墩已经耸立起来。

▲南玉高铁那宽特大桥已架好桥墩。

该标段的项目经理王燎原称,南宁至玉林城际铁路是自治区首条自主投资建设的时速达350km/h的高速铁路,目前全线的六景郁江特大桥、那宽特大桥和学冲村特大桥三座特大桥的下部结构施工均在组织大干生产,桩基总设计量6606根,现已完成4856根。

▲横县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80%以上。

17日下午,媒体采风团来到横县电子商务产业园孵化中心(OTO展示厅)等地,了解电子商务发展情况。据横县电商办副主任黄振武介绍,孵化中心从2016年2月投入运营以来,累计开展电商培训78期,培训人次超过3万人次。2020年1月至10月,全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7.46亿元,其中网络零售额达12.6亿元,同比增长20.1%,累计帮助贫困村销售农产品超过3000万元。

▲贫困户在扶贫示范园务工增加收入。

18日上午,在横县那阳镇政华村茶业种植扶贫示范园,多名中年女子正在茶叶地里除草。其中一名女子表示,她叫黄春花,今年55岁,是2019年脱贫户,往年在家闲着没事做,没有一分钱收入,如今到扶贫产业园做事,每月都有上千元。政华村第一书记梁善范称,该扶贫产业园通过两种方式给村民带来经济收入,一是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分红,二是务工。经统计,已有30户贫困户在该扶贫产业园务工。

▲校椅镇榃汶村吸引媒体采风团。

18日下午,媒体采风团来到校椅镇榃汶村茉莉花盆栽育苗扶贫示范园,琳琅满目的茉莉花盆栽,大都由即将铲除的茉莉花老根“变废为宝”而来,让人啧啧称赞。该示范园负责人闭东海称,示范园发展模式为“公司+合作社+村民”,年产茉莉花盆栽30万盆,每年给榃汶村78户贫困户进行分红,通过种植合作社带动500户合作农户种植茉莉花盆栽,年销售量达100万盆以上,年销售额700万元以上。

▲琳琅满目的茉莉花盆栽销量很火。

随后,媒体采风团走进榃汶村,被这古朴的壮族村落深深吸引。该村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传统民俗民居保存完好,其中村中保存最完善、年代最久的一栋古民居始建于1883年。近年来,该村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改善村容村貌,将壮族的传统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观光。村里的簸箕粉、大粽、糍粑、甜玉米等特色壮家美食,更是激发了每个游客的味蕾。

▲媒体采风团到中华茉莉园采访。

两天的活动行程里,媒体采风团还走进中华茉莉园、横县融媒体中心(横县茉莉花产业大数据平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及多家成品茶业茶企,了解横县茉莉花文化底蕴和产业发展。在横县茉莉花产业大数据平台监控大屏,可以实时看到茉莉花每天线上交易量和交易额,目前线上交易量达800万斤、交易额近6000万元,同时可以看到最新成交价、成交均价以及乡镇交易量等情况。

第二届世界茉莉花大会将于11月28日-30日在南宁市和横县两地举行,大会将分为官方活动、经贸合作、产业发展、文化旅游四大板块13个主体活动,主要包括2020国际茉莉花(茶)形势分析会暨花草茶联盟二次会议、开幕大会、第二届世界茉莉花大会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