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警察的职责,除了惩凶除恶,更多的是在百姓最需要的时候雪中送炭。对于桂林市公安局七星分局穿山派出所所长陈欣来说,他所接手的工作,虽然没有刀光剑影的搏斗、没有曲折离奇的侦破、没有冲锋陷阵一线的辉煌,但在与百姓日复一日的接触中,他用一颗匠心,赢得了民心。他是社区和谐使者、他是刑满释放人员的“家里人”。从警22年来,陈欣在平凡的岗位上演绎不平凡的感动。
2008年,32岁的陈欣从民航公安局空中警察调至市公安局,先后从事治安、经侦等工作,2017年5月到穿山派出所任所长。他始终以民为本、爱岗敬业、勤学苦练、对党忠诚,带领所里同事团结一致、奋发向上。2018年,穿山派出所被桂林市公安局推荐为示范派出所。2019年12月,桂林市公安系统选派全市10名社区民警参加全区公安集团社区警务工作大比武,穿山派出所两位社区民警入选参赛。陈欣自己也荣获2018年自治区“全区十佳管控能手”、记个人二等功。荣誉的背后,是陈欣艰辛的付出与奋斗。
2017年,陈欣被任命为七星分局穿山派出所所长。穿山辖区面积大,流动人口多,辖区有桂林国际会展中心、高新区创意产业园、大学科技园等重点单位50余家;下辖3个居民社区及4个村委,城郊结合,治安复杂。17年以前每天警情有十几起,多的时候有40多起,民警疲于应对,百姓对民警的工作也很不理解。发案多、市域社会治理难、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高,是摆在陈欣面前的三座大山。
陈欣用了两周的时间,不分昼夜,明察暗访,走遍了辖区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社区(村委),每一家行业场所,听取社会各界对派出所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要扭转治安劣势、解决人案矛盾,必须走改革强警、科技兴警这一必经之路”。在分局党委的指导下,陈欣所长带领他的队伍开始了“破冰”之旅。
科技创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他在全国率先将虹膜快速测毒仪引入公安实战,能在3-5秒快速甄别吸毒人员,检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良好的实战效果,得到了自治区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唐斌的高度认可。
他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实践掌中警务模式,打造“手机上的派出所”。与科技公司创新研发了“E察”移动警务系统,仅凭一部手机,就能实现掌上接处警、掌上办证、掌上反电诈、掌上警民互动,开启了广西移动执法新模式。该系统荣获2018年自治区警务创新一等奖。
他还联合研发了“流管易”APP,是全广西第一个使用手机APP采集流动人口信息的系统。通过该系统,已摸排出吸毒人员69名,协助抓获嫌疑人138名。
改革勤务模式——让有限的警力做更多的警事
近年来,城中村改造带来的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出警量急增。加之会展中心、职教中心、体育中心均在辖区内,大型文体活动和考试众多,警卫任务十分繁重。
初到穿山所,陈欣也挺犯难,如何利用有限的警力做好那么多的事情呢?陈欣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果断按照“人尽其才”的原则,科学分配民警工作岗位,将民警分为接处警、打击处理、社区警务、治安巡逻、后勤保障、户籍、调解等大组,统筹警力资源,既明确了职责分工,又从内部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工作效能显著提升。
城中村综合治理——从“乱”到“治”的华丽转身
建筑布局乱、治安秩序乱、卫生环境乱,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多、发案多等“三乱三多”是治理前江东村的真实写照。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多年在自治区排在百位之后,2016被自治区综治办挂牌督办。陈欣立下军令状:不挖掉这个毒瘤,我这个所长就不当了!
一连几个月他吃住都在江东村里。哪里有纠纷,哪里有矛盾,哪里存在什么治安问题,他摸得很透。为了做好工作,陈欣创新成立江东村综合整治工作小组,民警挂任“平安书记”,发动村民参与、实现村民自治。目前村委物业自我造血良性循环,后期不需要政府投入,解决了社会治理关键难题,形成可复制的江东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治理后案件同比下降86.9%,实现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江东村也由原来的辖区治安乱点变身为如今的综治示范点,实现了华丽转身。
借力于民——平安辖区我们一起守护
“要把群众的力量利用起来。”在陈欣的影响下,成立社区、村委、行业单位、志愿者、民间公益组织五级巡防队伍。他抢抓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和社会治理网格化建设的有力时机,采取“取力于民”的措施,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组建了辖区19个重点单位237名保安巡逻队伍。
和风细雨——做老百姓的贴心人
前不久,穿山所的大厅里又出现了“老上访户”的身影。这一次,这位老人没再叫嚷着要“给说法”,而是安静略显着急地关注着出入大厅的民警。“我要找你们所长”,面对值班民警的询问,老人动情地说道,“真的被他的真诚感动了。今天我来是要专程感谢他。”老人手里拎着一袋水果。
老杨是派出所的老面孔了,因为村里拆迁,对补偿不满意,老杨多次到政府部门上访,并写下“绝命书”。陈欣到穿山所里以来,多次到老杨家里走访。疫情期间,得知老杨家里没有口罩,陈欣特意为老杨家里送去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用品。
去年,得知老杨的老伴病重,陈欣第一时间帮联系医院,还经常到医院看望。在医院时,老杨有些难为情,毕竟自己因经常上访,给警方带来过不少“麻烦”。“大叔,没事,就把我当自己人。”陈欣的真诚和热情消融了老人心头的尴尬。在老人看来 ,自己上访多年,受尽冷眼,旁人避之唯恐不及,而眼前这位所长却主动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怎不叫他感动?
老伴出院后,老杨特意到所里向陈欣表示感谢。面对群众的褒奖,陈欣说:“这件小事真的不足挂齿,只要常怀一颗爱民之心,群众的困难就没有什么大小之分”。
在陈欣的手机,有一份特殊的名单,上面清清楚楚列着辖区重点人群的信息。谁是刑满释放人员,还没找到工作;哪个上访户家里有什么困难……前不久,辖区一名有盗窃前科的人员唐某又因涉嫌盗窃被抓获。陈欣跟同事了解到,唐某离异,父母均去世,其被抓后,14岁的女儿小唐无人照料。得知这一情况,陈欣为小唐家里送来米、油等生活用品,还特意交代女警对小唐进行心理辅导,为其解决了低保申请、办理及其他各种困难。唐某得知这些后很是感动,称赞“社区民警贴心”,并决定重新做人。
“让他们有事可做,有赚钱的渠道,才能真正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再走上犯罪道路。”在走访中,对于一些有前科难以就业的人,陈欣总是甘当“媒人”,主动牵线辖区企业,帮助解决就业问题。先后有28名前科人员在他的帮助下找到工作,回归正常的生活。
在陈欣的努力下,穿山街道由2018年上半年全市149个乡镇街道安全感满意度倒数第一,到2020年9月份第9名,提高了140名。
“派出所工作千头万绪,是公安工作的基础。我不敢说自己一定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我会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至少不负时代,不亏初心。”作为公安基层一线带兵人,陈欣默默无闻地工作着,哪里群众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忙碌的身影。在他的身上,不仅体现了一名公安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责任意识,他用最笃定的坚守和最朴实行动诠释了一位人民警察的忠诚与担当。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