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6岁的王先生,近日被诊断出膝盖软骨坏死,以后走路都困难。王先生很是纳闷,自己一直没摔过跤,没受过伤,怎么好好的膝盖就废了呢?据了解,现在膝盖不舒服的人越来越多了。据统计,目前我国膝关节炎患者超过人口总数的10%。
1
我国膝关节炎致残率居全球第二
陈先生是个乒乓球迷,今年五十出头的他从小就开始打乒乓球,几乎从未间断。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感觉膝盖越来越无力,蹲下去捡球都很吃力。“我猜测应该是膝盖出问题了。”最近,他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骨伤科进行了检查,结论是膝软骨损耗完了,得手术换“零件”。
广西国际壮医医院骨关节与运动医学科主任米琨介绍,膝关节炎指由多种因素引起关节软骨纤维化、皲裂、溃疡、脱失而导致的以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退行性疾病。该病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年龄、肥胖、炎症、创伤及遗传因素等有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膝关节病患者已超过4亿人,我国膝关节炎患者超过人口总数的10%,且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1990~2010年,我国膝关节炎发病率增长为45%,致残率位居全球第二位。
2
“鸭子步”可自测膝盖好坏
专家表示,膝盖由于长期负重+频繁摩擦,膝软骨很容易被消耗殆尽。膝软骨是消耗品,走、跑、跳任何日常行为都会产生消耗。总之一句话,不知不觉膝软骨就没了。
专家称,很多膝软骨在刚出生的时候“寿命”都很充足,是不良习惯的摧残让一些膝软骨早早“夭折”。专家说,最常见的一种摧残是肥胖,体重每增加1公斤,走路时膝盖承受的重量就增加3公斤,跑步时膝盖承受重量增加10公斤。
可怕的是,膝软骨的损耗毫无声息,不痛不痒,难以察觉,起初可能只是下蹲时偶尔弹响,慢慢演化成跑步后膝盖久久不适,最后变成关节僵硬。那么,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膝盖有没有病变?专家表示,可以试试“鸭子步”这个动作自测,具体做法是缓慢下蹲到最深,像小鸭子一样左右腿交替蹲着向前行走。如果下蹲过程中,感觉膝盖前方有针刺一样的疼痛,说明膝关节的髌骨软骨可能有损伤;如果行走过程中膝盖卡住动不了,则说明半月板可能有损伤;如果没什么不适感,说明你的膝盖还是一个好膝盖。
3
少负重、多运动有利于预防
有没有办法让我们的膝盖寿命更长更健康呢?答案是有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预防。这一预防方式,核心是少负重,多运动。少负重就是尽量减少爬山、上下楼、跑跳、背重物、下蹲。多运动是指锻炼肌肉力量和做户外锻炼,增加患者的平衡性等,比如骑车、游泳、走平路以及肌肉的力量锻炼。
米琨表示,任何人、任何运动锻炼都应该以安全为前提,量力而行。每个人的身体情况是不一样的,例如有些人喜欢爬山、爬楼梯,但肥胖者就不适合,容易磨损膝关节。年龄不一样,锻炼的方式也应不一样。另外,锻炼要有度,不足者达不到锻炼目的,过度者则损害身体。锻炼后疲劳、关节酸胀感1小时左右消失是合适的,锻炼后长时间感到不适甚至疼痛者就过度了。建议运动之前找专业的医生咨询,告知自己锻炼的目的,让医生评估一下自己是否适合想进行的运动。如果锻炼后出现长时间的不适,应该停止锻炼并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出现膝盖损伤,影响健康。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