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南宁市司法局召开2020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会上了解到,2020年,南宁市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的标准化、精准化、便捷化。
▲新闻发布会现场。邹林君 摄
在实体平台建设方面,目前,南宁市已建成1个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个县(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25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808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席、岗)。群众可享受人民调解、公证、律师、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仲裁、司法鉴定等各类法律服务。
在热线平台,市民通过直接拨打“12348”,便可获得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还可以拨打南宁市对外公布的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咨询电话,获取法律帮助。南宁市目前构建了各级网络平台,依托法律服务网为市民解答咨询。
此外,南宁市大力推广运用远程网络等方式提供法律服务。2020年,首批46套智能服务终端设备已布设到南宁市及各县区的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青秀区同时增设6台智能机器人在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工作站点,为群众提供自助法律服务。
目前,南宁市共有556名律师、171名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全市1808个村(居)法律顾问,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全面推行“公民法律援助申请的审批”事项同城通办,推动村级法律援助联络员全覆盖。截至11月底,南宁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236件,受援人6349人,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14240人次,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2177.35万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