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背景下“外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举行。来自中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家共19家单位的外语老师及法律界人士,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展开研讨,探讨如何培养既懂东盟小语种,又熟悉外国法律的新文科应用型人才。
▲研讨会现场。
当天,广西社会科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广西大学、越南维益律师事务所、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律师围绕探讨会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右侧中间)通过线上方式进行主旨发言。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外语学院院长朱文宣表示,随着RCEP的签署,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涉外法律业务需求也势必增加。该学院开设越南语等4个涉东盟语言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法律课程,进行外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取得一定成效。同时,法学专业也开设涉东盟语言课程,加强法学专业学生的语言能力,两个学院都进行了外语+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实践。
▲与会专家进行主旨发言
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农立夫认为,单纯语言人才培养,已经不适应对外经贸合作发展的需要,语言+复合型人才最有发展前景。中国企业“走出去”,涉外法律服务一定要跟上,中国高校语言教学应调整人才培养思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