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孩子拆得开心,家长有些焦虑:欲罢不能的盲盒,会不会让孩子迷失?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最近,南宁的一些家长们发现,一股“盲盒热潮”正在孩子中流行。据了解,如今在学校周边和各大商场超市里,基本都能找到盲盒的身影。不少中小学生都很喜爱买盲盒拆盲盒,有的学生甚至花费了数千元去购买盲盒。

盲盒为何让孩子如此着迷?盲盒消费成瘾对未成年人有什么影响?当潮流文化来临,孩子该怎样正确追寻?近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进行了采访。

▲几名学生正在选购盲盒。南国早报记者 刘豫 摄

现象:有小学生买盲盒花了上万元

家住南宁市兴宁区的何女士最近对迷上盲盒的外孙女头疼不已。每次放学回家路过文具店,孩子都吵着要买盲盒。“起初我搞不清楚什么是盲盒,看孩子喜欢就给她买过一两次,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何女士说,外孙女买盲盒都是指定牌子,一个几十元,更无奈的是,每次孩子拆完盒子就不玩了,“感觉她并不在意里面的东西,只是为了拆而买。”

市民蔡女士也有这样的感受。刚刚过去的圣诞节,她应女儿的要求,买了一个文具类的盲盒给孩子作圣诞礼物。然而新鲜感没到一天,孩子又嚷着想继续买盲盒凑系列,“家里面一堆盲盒拆出来的文具,各种笔啊便利贴啊,但实际没用上多少”。

▲精品店里各式各样的盲盒。南国早报记者 黄婧 摄

记者了解到,自从盲盒文化开始在青少年当中流行,许多家长都遇到过何女士、蔡女士类似的情况。

黄女士的孩子半年前迷上了某商场内的品牌盲盒,想要集齐一整套大约10个左右的玩偶,花费就要上千元。而随着盲盒系列的不断更新,孩子想要的盲盒也越来越多。半年下来,孩子花在盲盒上的费用已超过一万元。即便是花钱一向大方的黄女士,也觉得有些头疼,“感觉这就是个无底洞”。

为了拆盲盒,读小学六年级的李同学动了不少脑筋。他不仅把每天买早餐的钱省下来买盲盒,还将重复的盲盒卖给同学,得来的钱再用于买新的盲盒。用他的话来说,拆盲盒如果集齐了一套,就能在同学前面炫耀,如果没集齐也没关系,这样再买再拆,才更有动力和惊喜。

走访:盲盒市场热销,文具店C位摆放

盲盒在中小学生圈中有多火?记者走访了南宁部分学校周边的商超和文具店。

在秀灵路一家大型精品店内,盲盒被摆放在一进门最显眼的位置,五颜六色的包装和各种萌萌的图案,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选购。

▲在一家文具精品店里,各式盲盒产品被摆放在醒目位置。南国早报记者 黄婧 摄

店家告诉记者,盲盒深受学生欢迎,销量一直不错,所以他们也特意摆放在店里的C位。据了解,盲盒的种类繁多,既有文具、手账类,也有知名的游戏和动漫周边玩具类,价格从几元到数十元不等。

在东葛路的一家文具店内,各种文具被以盲盒的形式包装起来。店老板告诉记者,文具盲盒尤其受小学生的欢迎,“这些盲盒里面一般装有笔、橡皮或是小本子之类的,价格不贵,买回去孩子用得着,大多数家长也愿意买给孩子。”

▲不少盲盒外包装上都标注着诱人的字眼。南国早报记者 黄婧 摄

记者注意到,市场上售卖的盲盒大多包装精美,外包装上印着“神秘盒”、“惊喜盒”等诱人字眼。为了吸引消费者,有的盲盒包装上直接注明“有概率抽中隐藏款”。有的店家直接将一套样本摆放在一旁,让人更产生了集齐一套的冲动。

记者比对发现,同样一支中性笔,在文具店内售价为2.5元一支,但包装在盲盒里,价格则翻了一番。

观点:有家长担心盲盒会让孩子上瘾迷失

对于盲盒文化的流行,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看法。

▲各式各样的文具盲盒。南国早报记者 黄婧 摄

“哪有孩子会不喜欢盲盒的?”采访中,好几位家长都发出了同样的感叹。家长张女士认为,盲盒虽然带给孩子一定的惊喜和乐趣,但还是需要有节制,“哪怕只是几元钱的一个文具盲盒,买多了一样是浪费,不能一味地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不停地消费。”张女士认为商家也应该有所考虑,不应该不断推出这些毫无意义的盲盒商品,吸引小孩子的目光。

家长梁先生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在他看来,盲盒文化有点博彩的感觉,孩子容易上瘾。“这和我们80后小时候流行的买方便面集卡片有点像,为了集齐,孩子们没少花钱。”梁先生认为,盲盒作为一种潮流文化,年轻人热衷无可厚非,但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心智不够成熟,自控能力较弱,他担心孩子们容易被商家刻意夸大的宣传所诱导,产生投机心理。

▲各式各样的文具盲盒。南国早报记者 黄婧 摄

“拆中则快乐无比,不中则野心更多。”有着近20年小学班主任经验的邓老师向记者描述了她班上孩子沉迷盲盒的心理变化。她觉得,对这些孩子来说,买即是拥有是快乐,“但这样的快乐也要适可而止,家长应该正确引导,否则拆盲盒也很容易形成攀比风气。”

与其他家长的观点有所不同,莫女士则认为不用过度担忧,最近她给孩子的奖励都是允许孩子自己选一个盲盒。“只要家长懂得控制,不要让孩子过度浪费,沉迷其中,就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生活中总需要一些惊喜。”

建议:盲目排斥不可取,更重巧引导

南宁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匡迁老师指出,盲盒文化作为二次元文化的衍生产品,具有独特的潮流属性,它契合了学生群体的情感消费,也是青少年的亚文化的表征。他认为,流行文化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应一分为二客观看待,学校、社会、家长应更多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正确引导流行文化的积极作用,学会规避流行文化的消极影响。

该校从事设计专业方向的徐老师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他表示,如今校园周边流行的盲盒产品,多是设计者抓住学生好奇心赚取利润。中小学生心智相对还不健全,容易对新鲜事物过度痴迷相互攀比,这需要适当引导。

▲孩子们正在抢购盲盒。南国早报记者 刘豫 摄

在广西首届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一看来,面对流行文化,家长与其去吐槽担忧,还不如加强对孩子的优质陪伴和正确引导。他建议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是否对盲盒上瘾,有没有过多的经济支出,如果孩子因为盲盒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娱乐,家长就要及时及早进行危机干预。

在消费观和兴趣爱好培养上,陈一建议父母应和孩子共同制定用钱计划,男孩由父亲、女孩由母亲引导好一些。平时家庭中也应营造优质的业余生活,例如亲子阅读或者亲子游戏,引导孩子养成合理健康的兴趣爱好。

此外,青少年之间容易受同伴的影响,有从众心理。陈一提醒家长们也要留意孩子们的社交,观察孩子喜欢跟什么人交朋友,这些朋友之间有怎样的兴趣爱好和消费观,要对孩子有一个引导,帮助孩子认识自己和小伙伴的优缺点,建立价值观的认同。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