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一名12岁的孩子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先后支付12万余元向平果某公司购买9个游戏账号,平果市场监管部门介入后,游戏公司退回6万元;南宁一名14岁的中学生偷拿母亲手机购买游戏账号并充值,6小时就花掉近5万元,多方奔走之下退回一半……
案例:孩子网购游戏账号,数小时花掉近5万元
1月3日,南宁市民邓女士查询银行卡余额的时候,发现少了近5万元,于是立刻到银行进行查询,结果发现这笔钱是两天前在电商平台上购物的花费。邓女士诧异不已,自己没在电商平台上注册,也不会网上购物。
邓女士回家后,立刻询问儿子小辉(化名)是否与此事有关,小辉承认这笔钱是自己拿去在电商平台上购买了游戏账号。网购记录显示,1月1日晚9时至1月2日凌晨3时之间,小辉先后4次下单购买网游“王者荣耀”及“和平精英”账号、皮肤,总共消费近5万元,其中最大的一笔支出达2.88万元,最小的一笔为21元。
邓女士说,小辉今年14岁,在南宁一所中学读初二。为了方便联系,她给小辉买了一部手机,但在校期间不给他使用。周末回家后,在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她会让孩子玩一会手机游戏。此前,小辉就数次在游戏平台进行过小额充值,没引起邓女士的注意。
在邓女士追问下,小辉交代了购买游戏账号的过程。原来,他用哥哥的手机号码注册了电商平台的账号。1月1日晚,小辉趁邓女士睡觉后,拿着邓女士的手机登录电商平台,从两名商家处购买了游戏账号,然后通过妈妈的微信进行支付。小辉称,之前购物时看到过妈妈输密码,于是悄悄记住了。
▲如今,很多小朋友将玩游戏当成一种娱乐。
进展:家长多方投诉,商家退回2.5万元
邓女士说,小辉将最大的一笔钱转给了成都的一名商家。1月7日,在理清上述资金流向后,邓女士要求商家退款,并向平台客服进行投诉。不过,经平台与游戏商家沟通,对方称虚拟类的商品购买后就不能够退款。
“我一年的收入都不到5万元,这样花掉让人心疼。”邓女士说,她为此事愁得几天睡不着觉,一名同事告诉她,小辉是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父母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如此大额的消费,属于无效行为,商家应该无条件退款。邓女士随后又联系上那名成都的商家,对方态度消极,多天没有答复。
1月14日,邓女士向电商平台所在地的上海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结果商家拒绝调解。在多次联系后,对方向邓女士表示,因为游戏账号贬值非常厉害,出于人道方面考虑,他们可以花2000元回收账号。
邓女士显然难以接受。1月15日,她通过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络理政平台投诉。5 天后,对方答复称此问题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3 月中旬,邓女士找到南国早报求助。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联系电商平台有关渠道负责人后,对方表示,现有证据不能证明当时购买账号的是未成年人,商家拒绝退款,平台也很无奈。不过,该负责人答应再次与商家沟通。
“购买账号的钱能退回一半,觉得很满意。”邓女士说,她向平台提供了户口簿、银行卡、手机卡等证明材料。3月24日,商家退回了2.5万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