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走进一处处革命旧址,一砖一瓦定格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时光深处寻找答案,读懂了革命文物,就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文献实物、一个个沙盘模型……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也是这样一座珍藏着大批英雄样本的基因库。
“我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这里,目的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习近平说。
在这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他饱含深情地说,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直抵现场每一个人心底。
刺骨的江水、敌机的轰炸扫射、四面八方涌来的敌人……鏖战、抢渡、牺牲,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动摇不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红军战士在血与火中杀出一条血路,杀出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道路,为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火种。
从湘江战役放眼长征全程,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伟大的红军将士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读懂了长征,才能读懂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长征的历史是我们党领导下的英雄的红军和生死相依的人民共同书写。”当天在现场回访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杨禹深有感触地说,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更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更远。伟大长征精神永在,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是对英烈最好的纪念。
如今,桂北这片英雄血染的土地,也同全国一道迈进生机勃勃的新时代。当年红军走过的地方,一个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红色旅游文化逐渐唱响,各族群众正昂首阔步走在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百年非凡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拼搏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习近平总书记以实际行动启示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在现场迎接考察的桂林市委党校教授黄革新备受鼓舞,“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丰富纪念馆的陈展内容,确保把湘江战役这个主题党课讲得更好。”
沧海桑田,苦难辉煌,红色基因正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在学习党史中创造新的历史,八桂儿女必将激发继往开来的澎湃力量。
编辑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