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
5月24日,袁隆平追悼会在长沙举行,社会各界纷纷前往哀悼,更多的网友则通过自己的方式送别袁隆平。截至24日下午4时,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特别制作的“送别袁隆平”小程序上,已有上万名网友为袁隆平点亮蜡烛并传递哀思。
▲点击图片进入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特别制作的“送别袁隆平”小程序,为袁隆平点亮蜡烛并传递哀思。
这几天,南宁市民傅先生一直关注袁隆平的相关消息,“一直都很喜欢他,他刻苦钻研的精神,以及伟大的成就,造福了很多百姓。”傅先生说,小时候,他家里很穷,全家人吃玉米糊糊为主;上了小学,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家里人给他买大米作为一日三餐,“那时候大米是很宝贵的食物。”
▲一些网友以光盘的方式悼念袁隆平。
▲有花店给前往悼念袁隆平的群众免费提供菊花。
工作后的傅先生开始关注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明白了他带给中国的改变。如今,傅先生步入中年,他说自己变化很多,但唯一不变的是节约食物这一习惯,傅先生说:“我的孩子还小,但我以后会慢慢教他,告诉他曾有位老爷爷用自己的能力造福百姓,也会教他珍惜每一粒米。”
▲5月24日下午,广西大学农学院举行袁隆平院士追思会。
▲有热心人士免费接送前往悼念袁隆平的群众。
▲有热心人士为前来悼念袁隆平的群众提供口罩。
作为袁隆平的一名粉丝,网友“莫欧美”经常关注他的消息。2019年,袁隆平获得“共和国勋章”时,她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袁隆平和家人聊天说笑的一段视频,她觉得这位老人很可爱。她说,她永远不会忘记这样一位可爱又伟大的人。看到袁隆平追悼会的相关消息后,她在“送别袁隆平”小程序上,点亮了蜡烛并传递哀思,她说:“为他点一支蜡烛,希望他一路走好。
▼91秒追忆袁隆平 ↓ ↓
有的网友通过发布朋友圈海报、发表心情等方式,悼念袁隆平。南宁市民王女士称,看到袁隆平家属的致谢信,末尾那句“化悲痛为力量,践行家父的理想”让她瞬间泪如雨下。王女士称,袁隆平虽然离开了,但他的精神将一直影响中国百姓。悼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珍惜粮食,好好吃饭,好好生活。
王女士说:“先人已逝,带着理想和信念,用力活出精彩,才对得起先人的付出和努力。”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