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小朋友们,
节日快乐!
你们平时吵着闹着要的
肯德基、麦当劳、奥特曼,
今天都可能得到实现。
而为了庆祝2021年的六一儿童节,
国家甚至了满足你们
能长久陪伴的一个心愿
一个弟弟/妹妹
一石激起千层浪,
政策一出,
广大网友纷纷表达了自己对于此事的看法。
简单来说
只有4个字
在新华社的微博投票中,
超9成网友都表示
“完全不考虑生三胎”。
因投票结果过于极端,
新华社还将投票提前关闭。
现在一提到未来可能的老年生活,
脑海中已经有了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画面了。
此外,
各大相关产业也已经纷纷摩拳擦掌,
表示要为广大家长做好坚实后盾。
说了这么多,
终于看到房子了。
有人自然就有住房的需求。
那么三胎政策,
对于楼市来说,
是否真的是利好消息呢?
政策放开后,是否真的刺激生育?
近日,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1亿,占总人口的18.70%。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飙升了5.44%。
从大数据来看,我国正在向“中度老龄化”社会(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20%)迈进。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但是从此前放开二胎政策来看,虽然“全面二孩”实施的第二年(2016年)出生人口和出生率有上升,但次年就出现下降情况,提振作用有限。
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2019年全国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显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妇女,仅不足半数实现了再生育。
另一方面,相对于全国数据的老龄化,广西大部分地市年龄结构处于较为健康的状态,此外出生率及多子化,也说明了广西人对于“为国造人”事业的高涨热情。
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广西的生育率预计也将进一步提高。南宁从六普的666万人到874万人用了10年,按照这个趋势,南宁成为千万人口城市,也已经指日可待了。
带学区的大户型,或成楼市新宠?
这么多年轻人不愿意生三胎,真的是因为政策不允许,超生会被罚款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网上,许多人表示不愿意养娃的一大原因,便是因为养娃成本太高。
根据恒大研究院出过一个统计报告,里面归纳出影响公民生育选择前五项内容,分别是“教育”“时间精力成本”“房价”“医疗成本”和“养老负担”。
在全国养娃成本最高的10座城市里,北上广深均在200万元以上,第十位的长春也要121.5万元,而当地平均薪酬还不到7000元。
所以有说法称,“养大一个娃,就要消灭一个百万富翁”。
在这“全民鸡娃”的时代,许多人砸锅卖铁,都要给孩子安排上一套学区房。
此前,南宁青秀区13平方米的瓦房因学区分属于红星小学和南宁二中初中部,卖出35万元而引起全城关注。
而如今转念一想,如果是三孩家庭,平摊在每个孩子的学区成本仅不到12万元,在如今这个单价2万元漫天飞的南宁楼市,是否可称之为性价比之选?
然而,学区房也许仅仅只是个开始。根据2021年腾讯新闻和企鹅智库联合发布的《中国商业教育辅导市场消费力报告》显示,学前和中小学教育阶段,中国家庭的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的20.6%;其中,有14.6%的家庭,教育支出占比超过50%。
此外,家里孩子多了,是不是地方也要相对于扩大了呢?根据2020年底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人均居民住房面积为39.8平方米。按照1对父母与3个孩子计算,住房面积需求为199平方米。
就这200平方米,还没算上爸妈的爸妈呢,毕竟谁还不是个孩子呢?谁让你是天选之人,前无古人后也可能无来者的“独生子女一代+三孩爸妈一代”。
于是,南宁不少大户型项目也纷纷应景推出了“三孩政策”海报,提醒你该换房子了。
5月3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也表示,将进一步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其中就包括了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从目前群众反映来看,三胎之路,任重而道远。生生不息,是家事也是国事,当然也需要政策多多益善,有论证更有保证。
2011年11月,我国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
2015年10月,全面二孩政策实施。
2021年5月31日,三孩生育政策公布。
过去10年,
生育从单选变成多选题,
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生不生?生几个?
你的答案是?
编辑 易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