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婧
点评人:
南宁市第三中学地理教研组长 毛秀英
▲南宁市第三中学地理教研组长毛秀英。受访者供图
今年高考地理学科在试题风格、内容比重、题型结构等方面整体跟去年相似,围绕高考地理核心知识提供材料进行问题设计,给考生熟悉和亲切感,整体凸显了地理学科价值和聚焦能力要求。
凸显学科价值。2021年高考地理命题素材选取贴近生活,重视身边地理知识的应用。例如7-8题,以安装高反射率屋顶达到节能减排为案例,要求考生具备从地理学的视角和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素养。试题还体现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要求,进一步强化对劳动教育的引导。例如,36题围绕英国东南部湿地不同时期的开垦过程为案例,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过程,重点考察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核心知识,启发考生在劳动实践中主动运用创造性思维,帮助考生增强劳动感悟,形成劳动习惯。国家建设成就和发展战略也在试题中体现,例如1-3题,以新冠疫苗包装生产为背景,反映了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与科技的进步,提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保障,引导考生增强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的自信。再如43题,以京九铁路和昌赣铁路建设过程中两次“绕弯”苏区模范县江西兴国为案例,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战略,全面实施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绩。
聚焦能力要求。首先,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考查始终贯穿今年的地理高考试题,注重特定时空尺度下问题的分析。有些试题的情境考生似曾相识,但如若仅按自己已有经验去做题,不认真获取材料中特定时空尺度下的关键信息会容易出错。例如36题围绕英国东南部湿地不同时期的开垦过程为案例,需要学生能理解不同时期该区域自然和人文特征,不能脱离特定时期的区域特征分析问题。在综合题的考查上,需要考生在获取有效信息的基础上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重新整理,进一步论证地理问题,并用规范、准确、简洁的地理语言表述。例如37题以祁连山山麓的地貌、沉积物的组成与地表植被之间的关系进行问题设计,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的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做到科学论证,准确精炼答题。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