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的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主题实践活动走进贺州、河池、来宾、崇左等市,用心用情开展文化惠民为民服务,助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在大学校园、乡间地头、工业园区、红色基地……专家们深扎基层,践行“四力”,在文化惠民为民服务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采撷芬芳上实现新作为。
广西云·贺州融媒体学院的建设是部校共建和媒体融合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在贺州,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主题实践活动第十一小组深入贺州学院指导部校共建工作。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政府新闻办主任,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甘毅以《新闻宣传与建党百年》为题,结合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聚焦新闻宣传工作,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精彩生动的专题讲座。
在钟山英家中共广西省工委历史博物馆、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纪念馆,专家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重温入党誓词,与当地文化艺术工作者就如何挖掘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进行深入交流。在贺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平桂区“土瑶”村、钟山县两安瑶族乡沙坪村等地,实地了解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工作,围绕贺州如何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挖掘民族文化特色、打响“梦境黄姚·长寿贺州”城市品牌等问题建言献策。在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福溪村、秀水村、岔山村、县融媒体中心,就如何用好优秀传统文化和古村落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如何做好媒体融合发展等工作展开互动交流。
在河池,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主题实践活动第十二小组奔赴宜州、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兰等地,指导当地非遗传承、党史学习教育、新时代文明实践及乡村振兴等方面工作,同时还开展了各类交流讲座6堂。
“艺术团的活力十分重要,要不断创作、适时更新;不断去参加演出、接受观众的检验,由观众来说好与坏。”在罗城戏曲创作技能提升培训班上,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举例介绍了戏曲在广西的发展状况及成就,鼓励团员们大胆创新。专家们还考察于成龙廉政文化展示馆、仫佬族博物馆,开展廉政教育,指导仫佬族文化保护传承。
在宜州,专家们考察了刘三姐歌谣传承基地、文化馆、刘三姐博物馆,指导彩调保护和刘三姐歌谣传承保护;在环江,考察指导毛南族博物馆、陈双村毛苗瑶生态移民文化建设;在东兰,在魁星楼、列宁岩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在来宾,广西财经学院院长夏飞带领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主题实践活动第十三小组先后到市“三江口”工业园区和武宣县、象州县、金秀瑶族自治县等地调研走访。
活动中,专家们就如何加快“东融”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基层新闻事业改革;发挥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作用,赋能构建和谐社会;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与挖掘等方面的工作,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交流。每到一处,专家们分别就自己研究领域对当地的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并将国际国内以及自治区有关的信息传达给当地有关部门。
在崇左,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韦苏文率领广西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主题实践活动第十四小组成员,深入天等县、大新县、江州区、扶绥县、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县等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其间,专家们在宁明县融媒体中心等地开展了实地调研,并召开融媒体中心建设及媒体融合发展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广西广播电视台台务会议成员、广告经营中心主任李培军就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产品策划及包装等方面进行指导,建议融媒体中心把镜头多聚焦民生、关注民生,多出接地气栏目和产品。广西广播电视台北部湾之声总监杨春建议,宁明应依托花山文化,策划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节目,同时,就加强壮语节目方面初步达成合作意向。
编辑 褚瑞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