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广西高一年级新教材 | 生物学:纳入五位院士访谈,难度维持原水平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晓梅 实习生 王婕 文/图

“新教材每册书前面,都有一个科学家访谈栏目,内容是对话我国著名科学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编辑室审编包春莹介绍,生物学新教材共5册书,访谈了5位院士,包括施一公、袁隆平、许智宏、方精云、杨焕明等。通过展示这些科学家的经历,他们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他们的理想,凸显了科学家的科学素养,以及他们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对学生既是激励,也具有教育意义。

“新叶伸向和煦的阳光,蚱蜢觊觎绿叶的芬芳。他们为生存而获取能量,能量在细胞里流转激荡!”看到这样清雅的文字,你是不是有种错觉,以为翻开的是一本语文书,实际上,新的生物学教材内容颇具人文底色。据介绍,教材每章首页都配有一首点题的小诗。前面提到的小诗,就出自生物学必修1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应用。类似这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教材里比比皆是,例如,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思考·讨论,特别提到1716年的康熙字典收录了“酶”这个字,并对其释义为“酒母也”,也就是酵母。

▲新教材每章首页,都配有一首点题的小诗。

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更接“地气”,很多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新课程总目标关联的是学科与生活,教学过程中会在生物学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倡导探索性学习。例如,教材新加了关于抑郁症的内容,并介绍了如何进行情绪调节,还从生物学角度分析了吸烟的危害。

▲新版生物学教材增加了对袁隆平的访谈内容。

此外,新教材在内容上做了一些删减和新增,例如必修2里,增加了表观遗传的内容。此外,一些老师反映比较难做的实验,在新教材中删除了,如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布的实验。同时,新教材选择性必修3里关于胚胎工程的内容,跟旧教材相比做了非常大的删减,内容大大简化。过去,该内容有好几节内容,如今只用一节内容呈现。

据介绍,新版教材从知识点难度来说,总体上跟旧教材难度持平。但对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提高了,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包春莹提醒,学科能力的培养只靠“刷题”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在使用新教材时,不要让教辅书左右自己的教学,死抠知识点教学,应该以课标和教材为基础,基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来教学。学生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该多看一些科普的或科研进展方面的资料,开拓视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