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雷小琴 阮萃 实习生廖靖芳
近日,很多家长都在批量购买文具,为孩子秋季学期开学做准备。据了解,家长们的大量采购多数与孩子浪费文具的普遍现象有关。对此,南宁市教师、国家级心理专家纷纷给出建议。
▲开学在即,家长带着小孩来到文具批发店选购各类学习用品。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苏华摄
家长:文具价格低廉,整盒批发备用
8月21日、22日正逢周末,很多家长来到大和平商贸批发城为孩子采购开学文具,铅笔、橡皮等都是一盒盒地买。“平均每支铅笔、每块橡皮才几毛钱,买多些,弄丢弄坏也不怕。”家长廖先生说。
▲开学在即,家长带着小孩来到文具批发店选购各类学习用品。
在网购平台上,某品牌30支铅笔也仅售18.9元,还赠送卷笔刀,月销量达6万件以上。30块装的小橡皮仅售6.1元,销量达到了1万件。
客服表示,临近开学,文具销量旺盛的现象较为普遍,因为买得多折算后单价更便宜。
▲颜色鲜艳、造型新颖的笔很受学生欢迎。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雷小琴摄
孩子:文具随意玩弄,半块橡皮成弃儿
南宁市民罗女士告诉记者,上个学期,她给一年级的女儿网购了30支铅笔、30块橡皮,但孩子不爱惜,笔盒里的铅笔才放进去几天,有的有牙印,有的被折断,有的被弄脏。她感叹道:“现在的孩子不像我们以前,铅笔用到短了,无法抓笔才丢弃。”
南宁市民蓝女士也在妈妈微信群里吐槽:“去年秋季开学,我买了2块橡皮给一年级的儿子,开学不到一周就不见了一块,另一块也碎得不成样。”从那以后,她买橡皮都是30个起购。
事后,蓝女士也曾教育儿子要珍惜文具,可惜作用不大。对此,不少妈妈附言,现在的孩子一学期就能用完30块橡皮。
▲一年级学生的蜡笔没用几次已破坏了大半。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雷小琴摄
谢女士也表示,今年春季学期结束时,她去学校协助一年级的女儿打扫教室卫生,发现桌底下躺着不少半截铅笔、半块橡皮擦,最后都因无人认领被丢进了垃圾桶。
老师:给文具贴上名字贴,减少浪费
南宁一所小学的何老师表示,一年级学生确实有浪费文具的现象,半个学期下来,值日生收集到的铅笔、橡皮、卷笔刀能塞满一个抽屉。为此,她要求孩子在铅笔、橡皮上贴上自己的名字,以便认领,减少浪费。
另一所小学的卢老师也说,孩子喜欢颜色鲜艳的铅笔、卡通型有香味的橡皮,有的橡皮还能拆装成汉堡包、冰淇淋、足球等形状,但漂亮的文具容易转移孩子的学习注意力。有的孩子还喜欢在文具上乱涂乱画,画坏了就一丢了之。
▲卡通形状的笔。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雷小琴摄
▲一些造型新颖的文具。
卢老师建议,家长们最好给孩子购买普通的铅笔、橡皮、卷笔刀,并告诉孩子要珍惜文具、管理好文具,而不是旧了坏了就换新的。
南宁一所中学的蒋老师也认为,想改变学生因猎奇求新导致闲置浪费的现象,关键得引导孩子选取最想要的文具,限量购买,学会珍惜。家长可以让孩子利用自己的零花钱购买文具,帮助孩子做预算,挑选必需品,培养其理性消费的习惯。
▲一些造型新颖的文具。
专家:应引导孩子学会管理文具
国家心理咨询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黄一丹认为,文具浪费的背后有以下原因:
●一种是刚上一年级的孩子,他们对数的认知尚处在朦胧阶段,当他们学会数的概念后,文具浪费会慢慢减少。
●另一种是在小学整个阶段,孩子因为文具太多,没有形成好的自我管理习惯,这就需要家长进行引导。
▲造型新颖的文具。
黄一丹建议,当孩子丢失文具时,家长不宜进行指责,因为指责并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回忆丢失的文具在哪里,并去寻找,如果找不到,就减少带去学校的数量。此外,应教会孩子课后要把文具放回笔袋中,当孩子能按照约定去做,就及时肯定。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