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广西14万株古树将开展“过度硬化”排查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 实习生黄妙

因地面硬化,大批古树面临死亡。今年8月19日,南国早报客户端对此事进行报道后,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戳链接看此前报道→地面硬化成古树第一杀手)。为了切实保护好广西古树名木资源,9月23日,自治区林业局开展古树名木“过度硬化”专项整治,对全区14万株古树进行排查,并鼓励当地村民进行“破硬化”,争取在 2022年3月前全面完成。

近年来,广西在实施古树保护的过程中,由于基层、群众对古树保护缺乏科学认识,在树基周围建水泥围栏、水泥树池、地面铺装水泥等“过度硬化”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古树的生长,成为导致古树生长衰弱或死亡的主要因素,造成了古树资源的重大损失。

▲灵川县一棵樟树被严重硬化。梁瑞龙摄

根据第二次全区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广西共有古树名木14万多株。这些古树名木是我区森林资源中的瑰宝,也是自然界的珍贵遗产,为加快广西古树名木的抢救复壮工作,自治区林业局“直击痛点”开展古树名木“过度硬化” 专项整治工作。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古树名木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对古树名木养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重点检查村屯和城市、乡镇所在地等最可能由于“过度硬化”等环境状况恶化导致古树名木生长异常的情况,逐株登记填报《古树名木养护情况检查及整改情况登记表》,并建立专门档案。

专项整治通知中明确,广西林科院将加强对各地古树名木“破硬化”工作的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古树名木“破硬化”技术培训,抓好以整治“过度硬化”为重点的古树名木抢救复壮试点工作。将通过14个设区市选取的14株古树的示范试点工作,实地指导各市技术人员掌握古树名木抢救复壮的关键技术。

此外,广西林科院负责对广西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的14万多株古树名木图片信息进行全覆盖排查,排查出疑似存在“过度硬化”问题古树名木初步清单。各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存在“过度硬化”问题的古树名木具体清单,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各地古树名木“破硬化”工作要求在2022年3月前全面完成。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冬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