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篇】
原来只有一个孩子,跟父亲姓氏似乎天经地义。但随着“全面二孩”政策落地,不少妈妈以及孩子的外公外婆有了想法:二孩能否跟妈妈姓,跟妈妈姓是否会导致家庭不睦?据调查,这个二孩引发的话题,成为了新的家庭矛盾,婚姻专家对此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1.现象:为二孩跟谁姓,家人关系紧张
南宁的准二孩妈妈张女士已有一个男孩,最近她遇到了一个烦恼:因为家里只有她和姐姐两个女儿,父母提出,希望将来二宝能跟妈妈的姓,这样张女士那边的姓氏就可以得到后代传承。如何向孩子的爷爷奶奶开口,这让张女士夫妇俩十分为难。她说:“如果二宝将来是女孩,爷爷奶奶可能会同意让孩子跟我的姓。如果二宝将来是男孩,老人家可能还是会坚持跟爸爸姓。”说到二孩跟谁姓,就职某学校的杨女士有一肚子委屈。为了二宝跟妈妈的姓,杨女士婚后就开始做工作,在她的争取下,二宝最终随了妈妈的姓,但是两家的长辈却因此怄气,很长一段时间互不理睬。
在一家事业单位任职的唐女士说,为了方便照顾二宝,父母曾经搬来和他们一起住,后来因为二宝跟谁姓的问题,老人家生气地搬走了。唐女士是80后独生女,二宝出生后,她的父母提出希望二宝能姓唐,但是唐女士担心,两个孩子两个姓,将来会影响孩子之间的感情,也担心会导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两边对两个孩子的疼爱有偏向。
2.调查:近三成网友赞成二孩跟妈姓
5月12日~13日,记者在南国早报官方微信做了一个小调查,截至13日下午6时许,有1255名读者参与调查。其中,29%的网友赞成“一孩跟爸爸姓,二孩跟妈妈姓”;19%的网友认为二孩“理所当然随爸爸姓”;48%的网友认为“跟谁姓都可以”;4%的网友选择“其他”选项。
采访中,市民王先生说,他家的两个孩子也是不同姓,乍一看解决了问题,实际中还有不少麻烦事。比如别人以为孩子是离婚家庭所生,为了不让别人投来异样的眼光,对外介绍孩子的时候每次都要解释。
市民乔女士说,虽然丈夫主动提出让二宝随她姓,但不知道二孩跟母亲姓,以后孩子应该怎么称呼自己的父母?为了减少孩子的困惑,是将“外公外婆”统一叫“爷爷奶奶”,还是称呼为“外公外婆”,想起来就头疼。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二孩跟谁姓”最大的反对声来自爷爷奶奶,而提出跟妈妈姓的,主要是双女家庭或独生女家庭。
3.专家:跟谁姓都不应影响孩子成长
怎么处理“二孩跟谁姓”的问题?两个孩子两个姓,真的会影响兄弟姐妹之间的亲密度和感情吗?对此,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理事、社会工作师苏雪军说,关于姓什么,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关于家庭财产继承,继承法规定不论男女,子女都是第一顺序的继承人。
这意味着,不管姓什么,都不影响血缘关系,也不影响财产继承。她认为,随着社会进步,孩子跟女方姓的现象会越来越普遍,有此想法的家庭,双方最好在婚前或是二孩出生之前商量好。解决可能由此引发的家庭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夫妻俩根据自己家庭的情况先达成共识,再与双方老人协商决定两个孩子的姓氏,共同面对今后可能带来的问题。
苏雪军认为,遇事须多沟通多商量。“跟谁姓”远不及家庭的和睦、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要。如果决定让两个孩子两个姓,在孩子今后的成长中,无论涉及哪些方面,父母、长辈和亲友都应该做到对孩子们一视同仁。
【经验篇】
平衡家庭与事业需要大智慧
提前做规划:生娃和经营公司两不误
妈妈:熊猫头子(昵称) 年龄:36岁
孩子年龄:大宝22个月,小宝9个月
职业:买手公司负责人
土生土长的南宁人“熊猫头子”(以下简称熊猫)经营有一家买手公司,专为各大商业地产、电商在欧洲采买各类商品。她在决定远嫁澳洲之前,就用半年的时间,把公司的大小事务都做了规划,目的就是为了让她到澳洲结婚、怀孕、生两个孩子的这几年里,也可以对工作远程进行遥控。
在澳洲,两个孩子从小就被她训练了规律的作息,不但可以自己入睡,孩子出生一个月就断了夜奶,可以从晚上7时一觉睡到次日6时,这样不但空出了晚上时间,母亲的睡眠时间也有连贯和保障,投入工作时可以保持头脑思路清晰。
每天中午孩子午睡的2个小时里,她便有条不紊地开始国内上班时间:召开视频例会,回答各种主管问题,督促近期项目重点,安排新项目跟进人员,审查接近尾声的采买项目,与财务核算各种账目等等。
育儿抓大放小 该干的工作全力以赴
妈妈:唐女士 年龄:37岁
孩子年龄:大宝6岁半,小宝6个月
职业:高校教师
唐女士认为,作为二孩妈妈,又想尽力兼顾事业与家庭,一要保持精力充沛,二是商量不可少。
有家庭的支持会省心不少。在家务和育儿方面,唐女士和丈夫、家里的老人、保姆都商量好,互相分工合作。
争取单位领导的支持。唐女士说:“多沟通的好处就是学校现在开始了招生录取工作,领导会安排别人出差,让我这个二孩妈妈留守。”她认为,在工作上的时间多一分,陪伴孩子的时间就少一分,反之亦然。“虽然这样,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全力以赴。”唐女士说,在生孩子这段时间,评职称、写论文,该做的事她一件都没有错过。学会及时转换角色。
“妈妈”和“校长”都是职业
妈妈:余女士 年龄:39岁
孩子年龄:大宝10岁,小宝2岁
职业:培训学校创办人
为了能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五年前,余女士从学校辞职,开始自己创业,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开办了一家培训学校。刚生完二宝那一段时间,她做了一段时间的“全职妈妈”。二宝满周岁后,她又从“全职妈妈”的角色切换回“校长”,花更多精力去经营学校。白天拼事业、晚上陪孩子,并尽量在白天处理完学校的工作,不带回家里。如今学校招生的学员数量已经是二宝出生时的三倍。
网友声音
“咩咩”:跟谁姓都无所谓,只是一个代号一个名字而已,关键是一家幸福就好了。
“A 阿明”: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们大广西农村的话一般都是以男方为姓,毕竟今后生活都是男方家,不同姓不同班辈是不可以入族谱的,村里有什么活动之类,人家不通知你的。
“菲弘宝贝”:我大宝跟爹姓,二宝跟我姓,是老公决定的。“lanbaby”:二宝跟我姓,还没怀孕婆家人自己提出来的!“向阳常春”:中国的姓氏文化传统是跟父姓,这是几千年来的文化传承。传统当然是可以改变的,但前提是不要急功近利,要水到渠成,不要强行改变,应该顾及关系人的感受并征得直接关系人的首肯。
来源|南国早报记者 郭燕群 刘冬莲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