揾食艰难!这句话,很多人都常挂嘴边,那是因为挣钱真的不容易啊!可是马山这个仅有小学学历的女子,究竟是干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居然搞了2个多亿的存款?
昨天(5月17日),南宁马山县法院开庭审理一起特大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揭开了其中的秘密。
被告人韦桂芬1974年出生于马山,她初中辍学,随后在南宁、马山等地打工、做生意,诸如缝纫工这类活她也干过。
▲被告人韦桂芬出庭受审。
〈案情回放:数十人报案讨钱牵出女嫌疑人〉
“以前她帮我做缝纫工,如果认真踏实干下去,现在也不会差。”当天,在法庭上旁听的黄女士说,她也是受害者之一。当再次看到被告席上的韦桂芬时,黄女士说,变化最大的是她头发白了。
2015年12月7日,马山县公安机关陆续接到报案,称韦桂芬以高额利息和高额回报为诱饵,以运作各项工程、产业项目为借口借钱,从中赚取利息差。当天,韦桂芬“消失”了,手机也无法打通。
随后,韦桂芬的手机关机的事情传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报案,案由类似,涉及数十人。
韦桂芬“消失”了两天后,她选择到当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4年时间非法集资2个多亿元〉
据马山县检察院指控,2015年,韦桂芬以在南宁投资地皮缺少投资保证金为由,向被害人韦某梅提出借款243万元,承诺每月按本金的2%支付利息。韦某梅筹钱后分几次将243万元转到韦桂芬和韦桂芬姐姐的农业银行账户。
约过了两个月,韦桂芬又以此为由,向韦某梅借款121万元。韦某梅筹到钱后转入韦桂芬的农业银行账户。
之后,韦桂芬多次以急需资金周转为由继续向韦某梅借款。由于之前韦桂芬借款后均能按时支付利息,所以当她再次借款时,韦某梅认为有利可图,便四处筹钱。
据调查,2013年以来,韦桂芬通过相同或者类似的手段向韦某梅、韦某琴等多名被害人吸收资金达两亿多元。
马山县检察院认为,被告人韦桂芬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巨大,扰乱金融秩序,其行为已触犯刑法,应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法院将择日宣判。
早报君通过新闻搜索,
了解到,
最近几年,
类似的案件非常常见。
1
文盲女子疯狂诈骗5800万
钦州市钦北区59岁的姚某目不识丁,连借据都不会写,居然打着做生意缺资金的幌子,从2008年至2014年4月,先后向亲朋好友“借”了5800万元。
由于窟窿越来越大,姚某最终无力偿还债务,于2014年4月19日向警方投案自首。据悉,该案也成了钦州市首例特大千万诈骗案。姚某因涉嫌诈骗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2
医院女职工涉足六合彩,借款2000多万元
南宁市某医院原职工蒋某因从事“六合彩”欠下巨额债务。为偿还债务,她以高额利息为诱饵,先后多次向40余人借款2000多万元,后用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将这些款项部分用于“六合彩”活动。
2016年12月21日,在南宁市江南区法院的一审庭审现场,蒋某被指控犯有集资诈骗罪,至案发时尚欠488万余元无法归还。
3
和平商场两名女摊贩非法揽资2306万
邝某、陆某是南宁市和平商场的两名普通摊贩,但在2013年初,他们却突然摇身一变成了“财神爷”。商场里的商贩只要把钱借给她们俩,就可以享受8%至15%不等的月利息。
不少人于是私下奔走相告,竞相“投资”。但摊贩们的“致富梦”最终破灭了,2014年5月27日,邝某、陆某无力偿还借款,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000余万元,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直到开庭当天,不少人连本金都没拿回。
这么多人上当受骗,
其实理由却非常简单。
那就是高额利息的诱惑,
并且屡试不爽。
你盯着别人的高额利息,
别人却在盯着你的本金!
这样的坑,
你还会往下跳吗?
欢迎在留言区,
说说你身边的故事!
来源丨南国早报综合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