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举行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年会,高科技设备上阵“呵护”花山岩画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左江花山岩画申遗成功后,如何保护这些珍贵岩画牵动着不少人的心。6月15日,在南宁举行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2017年年会上,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利用科学监测手段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工作成果,得到了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会上,崇左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陆汉新介绍,近一年前,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目前监测工作颇有成效。该市组织专家编制了《左江花山岩画景观监测预警体系》,争取做到“病害可诊断,险情可预警,风险可预报,趋势可预测”,并建立了花山岩画数据库,实现国家、自治区、遗产地三级联动。

花山岩画最怕什么?怕气候影响和岩画病害。为了对症下药,就得准确地布设相应监测设备。专家们通过病害分析,认为岩画容易患上危岩体、岩体开裂等“病症”,决定派出几个“小将”。“小将”个头不大,本事却不小——测量机器人负责监测小型危岩体的变形,工业相机负责监测岩体渗水,小型气象站负责了解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雪、气压等环境基本信息。

文物保护部门还制定了巡视巡检制度,每个月要进行一次巡视巡检,用高清相机对38个岩画点及景观要素进行全覆盖巡查,完整采集现场照片、视频、文字说明等监测数据。当遇到台风暴雨时,工作人员还要立即开展应急工作。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监测工作获得一致好评。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耀华提醒说,需要监测的不仅是花山岩画的实体,还有铜鼓文化等“活态遗产”,整个左江地区的铜鼓文化也应纳入监测范围,以保证遗产价值的完整性和增值性。

会上,颐和园、西湖、周口店等世界文化遗产地的代表也介绍了各自的监测工作。同样作为旅游景区,西湖对游客量的监测和调控、颐和园对地铁震动和彩画的监测,对花山岩画都有不少借鉴之处,引起广西代表的极大兴趣。记者获悉,年会举行期间,专家们还来到左江沿岸,对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监测工作开展实地调研。

本次年会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与自治区文化厅共同主办,与会专家对我国38项世界文化遗产的81个遗产地监测情况进行一年一度的总结。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龚文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