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壮锦织就“锦路”,广西诸多文物是古代陆海“丝路”互通的有力证明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如果你想了解“陆上丝绸之路”,可以考察出自西北重镇的文物;如果你想认识“海上丝绸之路”,可以欣赏来自东南沿海的文物;如果你想探寻两种“丝路”交融的历史呢?6月15日,“‘互联网+’环境下博物馆知识服务与协同创新研讨会”在广西博物馆召开,该馆馆长吴伟峰在主旨发言中提出,源于广西的诸多文物,是古代陆海“丝路”互联互通的有力证明。

广西博物馆馆长吴伟峰在做主旨发言。

广西贵县(今贵港市)出土的汉代俑座陶灯。

广西合浦县出土的汉代金饰件。   本文图片均为广西博物馆供图

 “广西有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器形也最精美的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物”,在研讨会上,吴伟峰谈起了广西与“海上丝路”的渊源。他介绍说,铜鼓、铜桶、羊角钮铜钟……这些是广西特色文物,但不仅仅只在广西才有,在我国的西南和岭南一带以及东南亚诸多国家,都可以发现它们的踪迹。吴伟峰馆长认为,这反映了中国文化通过丝绸之路的辐射与影响。

同时他也提到,在广西罗泊湾汉墓出土的楚式文物,以及甘肃学者经研究得出的“广西的汉代铜马源自甘肃”的结论,也说明了古代中原与南方经由“丝绸之路”这样的文化道路系统绵密往来的关系。这些文物都站在历史的高度上,佐证了广西作为当前“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定位。

这些见证了广西这个陆海“丝路”重要门户历史的文物,在哪里能够看到?吴伟峰介绍说,观众们可以在广西博物馆“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展厅、广西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内看到其中的一部分文物。这些文物在《丝路帆远——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九省(市、区)联展》、《茶马古道》特展,以及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帝国时代—中国秦汉文明展》中大放异彩。

具有多重历史价值的广西文物,充分印证了古代中国发展的“东联西进,陆海相通”,见证了广西的历史使命,而传承至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活生生的历史证明。在研讨会上,吴伟峰还提出了“锦路”这一概念——在东南亚考察民族文化的时候,他发现泰锦、文莱锦、缅锦等东南亚国家的丝织品,其风格与技艺与广西的“非遗”代表之一壮锦,以及广西的侗锦、苗锦和湖北的土家锦有诸多相似之处。由此,他认为古代广西也存在着这样一条传承民族技艺与文化的道路,即“锦路”,将中国与东盟的“非遗”文化紧密相连。

来源丨南国早报记者 龚文颖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