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在南宁,吃过这些东西的人,现在都是成功人士了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开!学!!啦!!!
校门口琳琅满目的零食又开始火爆了
每每走过小学门口
看着这些零食
总想起儿时的情景
那个时候没有手机
没有IPAD
更没有王者荣耀
几个小伙伴围在一起
分享几颗泡泡糖
就能换来整个童年的欢乐


南哥依稀记得,小时候上学那会儿,上课铃响之前,小食品店门口是挤不进去的,上课铃一响,人群“哄”地瞬间消失;放学铃响,小食品店就会瞬间被包围。

那人群,乌泱乌泱的挤都挤不进去,每个人手里攥着两毛、五毛的票子,争先恐后地往里钻。从人群里出来的呢,也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嘴里吃着什么,脸上的表情无比满足。

那个时候,为了能够吃上小食品,什么招都想出来了。例如用考试成绩作为筹码,和家长们换零花钱;或者做家务,洗一次碗给多少;再不就是用作业分数说话了,95分以上给多少钱。有些没筹码的学渣,就想到了tou,然后就会经历人生中被打得最惨的一次。

小食品到底有什么魅力,让学渣们积极上进,让学霸们不要面子,大家都那么趋之若鹜呢?南哥也不知道,南哥只知道,说到这个话题,80、90后的朋友们正在回忆自己的小食品故事吧……

果丹皮


果丹皮,不用说,大家都认识。南哥记得那会儿有一次上课,一个小伙伴突然间哇的一下哭起来了,把老师都吓一跳,后来才知道,他上课偷偷啃这东西,结果旁边的也问他要,一个传一个,一个啃一口,传回来的时候就剩一张写着“果丹皮”三个字的塑料包装纸了。

跳跳糖


跳跳糖,很多家长那会儿是禁止小朋友吃的,说是会跳到嗓子眼里……

娃娃脸


夏天的必备,娃娃脸,南哥记得光是他的名字就有一个长时间的更新换代。80年代末叫做娃娃面,90年代叫娃娃脸,现在好像叫做小雪生吧,说到夏天必备的,还有这个。

原来可不叫这个名字,原来叫做棒棒冰,吃这个得快,而且得偷偷吃,要不另一半肯定会被别人抢了去。南宁的小伙伴也有属于夏天的必备食品,比如说:


冷狗,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那时候上边还有葡萄干的,五毛一根,特别良心价。

五毛钱一袋的冰袋,最早在南宁上市的时候叫“雪冰”,开始的时候冰镇以后,咬一个小口子喝,后来大家发现,一下喝完了不爽,就干脆冻成冰块。吸着吃,就像个冰棍,但很多小伙伴会把一块有颜色的冰坨子吸成纯白的冰块,然后扔掉。

大大卷


大大卷,是大大泡泡糖的升级版,跟卫生纸一样卷成一卷,感觉吹的泡泡都要比普通的大呢。反正小编觉得比比巴卜好吃。

麦丽素

麦丽素,这个不用多说了吧,大江南北谁没吃过啊。

口哨糖


口哨糖,买到质量好的吹得可响了,有没有第一次吃的时候把整颗糖吐出去的经历呢?

泡泡糖


这个就厉害了,觉得首先一个特质就是,它叫泡泡糖。但吹不起泡泡,可是味道是超级好吃的,水果口味,爽翻了,吃完了就跟普通的泡泡糖一样,但不同的是,课桌下面粘着的都是它。

健力宝


健力宝,绝对是国人的饮料,但是医生说,南哥的眼睛之所以现在没有眼镜,就跟闭着眼一样,多半是小时候喝这个喝多了,哎,苦了我美貌的容颜,但话说回来,什么东西过量了都不好,这些个,长大再当水喝好了。

其他那些难忘的零食



不用多说了,金币巧克力,春节时家家必备。


这玩意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但南哥发誓,这玩意真的很好吃,现在超市还有卖。


接下来两个爆款,首先是戒指糖,穿在手指上,那个爽的,吃得一手粘也不要紧。


再一个就是口红糖了,女孩子最爱,后来男孩子也跟着吃。


咪咪虾条也是全国小朋友都在吃的,好像现在还保持着五毛钱一包的价格。


小时候很好奇,无花果是果的名字还是它没有花呢,果子和花有关系吗?不管了,好吃就行。


这个也是不得不说的,大白兔,祖师爷级别的。



这个东西很神奇的,从来不打广告,但是随着“砰”的一声,五分钟内小朋友就会聚齐了。爆米花,你肯定也吃过吧!

是零食也是玩具


说说那些食品里带着玩具的吧,第一个就是奇多了。

里面有奇多圈、各种城市的图标,南哥记得那时候杭州啊、台北啊是比较少的,桂林基本就没见过。后来我说,我第一个吃的奇多里面的圈圈就是桂林,没人信我,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是我吃到了绝世孤圈还是我吃到了假奇多……


小浣熊干脆面,里面有那个塑料片片,怎么玩的记不清了。



小虎队干脆面,男孩子们的最爱,有一段时间里面送的是球星卡,南哥也喜爱足球,记得那时候卡片上的都是达沃苏克,罗纳尔多、克林斯曼、贝克汉姆,他们那时候都算小将!

卡片上的球员们现在全都退役了,后来好像还送过明星卡片,比如小虎队的年轻形态,还有少林足球里阿梅的年轻形态小燕子。

很难再见到的零食


这个就厉害了,长大了才知道是什么鬼,鬼知道吃了它有效果的那些个小伙伴上厕所的时候都经历了些什么。


学校门口肯定有的神器之一,棉花糖机,把糖放进中间的孔里面,就会抽出棉花丝了。


糖画,记着旁边还有个转盘,指针指到的就是你能够得到的,南哥还记得最大的那个是龙,但是印象中还没人转到过,估计老板心里妥妥的。



喜欢看大人们惊诧的眼神吗,总有一种快感,这种糖就是,当你不经意间把它从书包里拿出来,故意让家长看见,家长们的表情那个酸爽。

记得有一天上学,有个小伙伴鼻青脸肿地就来了,一问,原来前面的动作都做完了,但父母没有按套路走,直接一顿猛削,削完了才知道,这玩意是糖&……%¥#@#¥@&……%#……@%@

这个呢,大家也都认识,但是不常在学校门口看得到。


酸梅粉,不用说了吧,放在手上舔着吃,那个酸爽。


这个味道还真像汽水。


最后,列举几个南宁独有的,首先,康乐园白柠檬饮料,你小时候有没有拿着三元钱,然后买一瓶,嘚瑟的把商标撕掉,然后走在路上直接对瓶吹,像极了山鸡和陈浩南吧。另外,记得如果买很多瓶,怎么拿的吗,对的,小卖部的阿姨捆得很好的。


这个南哥真没怎么喝过,但是也算是民族品牌了。




这个就厉害了,虽说是桂林的,但是送礼送这个,在80年代是很有面子的事情,而且瓶子大,我敢保证,你们的爷爷奶奶辈腌酸梅时,一定还有用这个的。

说得南哥都馋了
不管怎么样
儿时的记忆是很难抹去的
或许小伙伴们看过之后会说
漏了拉拉糖巴拉巴拉的
南哥记得的就这么多
至于其他的小零嘴
就在文末告诉南哥吧

来源 | 南国微生活整理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