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黎莹遐
5月31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广西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2022年,全区共查办商标违法案件1389件,案件总值3288万元,罚没金额1478万元。其中,查处的侵犯“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石化”注册商标专用权案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新闻发布会现场。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黎莹遐摄
2011年10月起,百色一家医院以含有“协和医院”字样的企业名称开展医疗服务。2020年10月27日,该医院将企业名称变更为百色某某医院,但变更后在未获得商标持有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简称北京协和医院)授权下,仍使用“协和医院”字样做招牌、宣传板报、门诊病历、住院证等,与北京协和医院注册商标近似,容易使公众产生混淆。右江区市场监管局依法责令该医院立即停止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并罚款5万元。
另据介绍,去年南宁海关在进出口环节组织开展了“龙腾”“净网”“蓝网”等一系列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其中一起侵犯“天梭”等外资品牌商标权手表案比较典型。
2022年7月,靖西市某公司向南宁海关所属龙邦海关申报出口到越南的百杂货物1批共15项商品,但申报要素不符合要求。南宁海关经风险研判,决定对该批货物进行全面掏柜查验。
这批货物大部分用蛇皮袋加简易纸盒包装,查验关员拆开包装看到,纸盒内混装着不同品牌标识的手表,每块手表外部仅用一层塑料袋包裹。经分类、清点,查获涉嫌侵犯“天梭”“欧米茄”“精工”“浪琴”等商标权的手表4700余块,涉案金额达100.6万元。南宁海关根据权利人申请依法立案,并及时将案件相关线索通报百色市公安局。目前,警方已捣毁侵权手表黑作坊2处、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