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颜强
为方便村民过河务工、上学,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上滩屯村民巫云飞在清水河畔做摆渡人,一干就是26年(点击查看此前报道)。今年1月15日,巫云飞因病去世,清水河摆渡中断了几个月。巫云飞的儿媳李曼荣毅然辞去工作,自费9000余元考取相关证书,一心一意当起了摆渡人。
6月9日,中断近半年的清水河上滩屯渡口摆渡工作重新启航,李曼荣继承巫云飞的遗志,继续坚守在清水河边,为两岸村民出行提供方便。
▲村民通过清水河的渡船前往对岸。本文图片均为来宾市文明办提供
船不能停
她辞掉工作成为摆渡人
在上滩屯,一条清水河穿流而过。从6月9日开始,每天一大早,李曼荣就在清水河旁的老渡口忙碌起来,穿戴救生衣、发动渡船的柴油机,将村民安全送至清水河对岸。
今年1月15日,为村民摆渡了26年的巫云飞突发疾病不幸去世,村民往返清水河两岸的渡船也随之停运。
▲这艘渡船方便了清水河两岸的群众。
渡船的停运,让想到河对岸的迁江工业园区务工、买菜、上学的村民犯了难:村里虽有水泥路与外界相通,但需绕行25公里,耗时1个多小时。有村民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有的人为了小孩上学方便,只好前往来宾市买房;而此前在迁江工业园区务工的村民,也因渡船停运过河不便,选择离职在家务农。
李曼荣告诉记者,公公巫云飞在弥留之际,曾嘱咐她和丈夫,要把渡船继续开下去。夫妻二人商量后,决定由李曼荣辞职,继承巫云飞的摆渡工作,专心做一名摆渡人,服务乡邻。在此之前,李曼荣在迁江华侨农场工作,每月收入有4000多元。
自费近万元
花3个月时间取得驾船资格
“开船摆渡,没有船员证、船舶驾驶证等可不行。”李曼荣告诉记者,为了让渡船早日恢复,从3月2日开始,她先后前往柳州、河池等地参加水手和船员的培训班。其间她都是吃住在当地,两个多月的学习,花掉了9000多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5月31日,李曼荣终于集齐了驾船所需要的内河船舶船员培训合格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船舶船员适任证书、船员服务证和船舶驾驶证等相关证书。
▲李曼荣继承公公的遗志,辞去工作成为了一名摆渡人。
6月9日,李曼荣迎来了自己的首次摆渡。对于刚开上渡船,心情较为激动的李曼荣来说,第一天的现实情况让她心情有些落差,“当天只有稀稀拉拉几个人坐船。”李曼荣告诉记者,虽然过河的人很少,但是自己既然选择了摆渡这条路,必须会坚持下去。“摆渡不赚钱,只是方便村民,家公能坚持,我也能做到。”她说。
坚守摆渡
她被当地推荐为“中国好人”
据了解,目前李曼荣渡船的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次2元,骑电动自行车过河也是同样的价格。为了方便群众坐船,她学习公公巫云飞的做法: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印在船头,想要渡河的村民只要打电话,她就开着渡船赶来。
▲李曼荣将电话号码印在船头。
端午节当天晚上,李曼荣正准备休息,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小孩肚子疼,想乘渡船过河去医院。李曼荣二话不说立即赶到渡口,只见一名中年妇女牵着小孩,十分焦急。李曼荣立刻开船,到对岸后还跟着中年妇女一起将孩子送往医院。经检查,孩子是急性阑尾炎,经过治疗已无大碍。
从6月9日至今,近两个月的时间李曼荣的渡船才收入了1000多元,许多朋友得知此消息后,都劝她放弃,回到原来的农场去打工。李曼荣拒绝了朋友的好意,她说:“我摆渡的初衷本来就不是为了钱,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就一定会坚守下去,为村里的群众出行提供便利。”
▲李曼荣的渡船航行在清水河上。
7月31日,记者从来宾市文明办了解到,该文明办已推荐李曼荣为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来宾市兴宾区迁江镇党委宣传干事陆益丹向记者表示:“在快节奏的今天,李曼荣愿意驻守渡口,将时间花在摆渡上,正是为人民服务这一美德的坚守者。”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唐海波 陈程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