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婧
通讯员:杨雨
5月7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从南宁市医疗保障局获悉,自4月25日起,南宁市定点零售药店实施“无码不结”制度,即全市定点零售药店在销售医保药品时,必须采集追溯码,并向当地医保信息平台上传追溯信息才能进行结算,旨在进一步规范药店销售行为,强化医保基金监管,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定点零售药店在销售医保药品时,必须采集追溯码。本文图片均由南宁医保提供
早在4月1日,南宁市就全面启动药品追溯码“应扫尽扫”。药品追溯码作为每盒药品的“电子身份证”,通过数字技术实现“一物一码”全生命周期管理。市民购药时,只需用微信扫描包装盒上的追溯码,即可实时查询药品生产批次、流通路径、销售记录等关键信息,有效识别“回流药”等风险药品。若发现存在“回流药”风险的,可拨打投诉电话12345、12315。
药店结算处显著位置悬挂“卖药必扫码,买药请验码”提示牌。
在青秀区某定点连锁药店,货架上整齐摆放着贴有追溯码的各类药品,结算处显著位置悬挂“卖药必扫码,买药请验码”提示牌。药店负责人方女士表示:“系统强制要求每笔销售扫码核验,自动拦截未赋码药品结算,既规范经营流程,也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市民在扫码查询药品信息。
记者了解到,自2024年7月启动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攻坚行动以来,南宁市3220家定点零售药店实现追溯码扫码率100%,累计归集药品追溯码数据超7600万条,形成覆盖“采购—入库—销售”全环节的数字化档案。通过建立“清洗+监测”双轮治理机制,南宁市构建了包含编码校验、重复剔除等规则的数据校验库,累计核查疑点数据3000万条,精准识别异常流通行为。针对历史库存无追溯码药品,南宁市设立“过渡期药品”无码库,允许暂存药品进行医保结算,同时通过系统预警督促药店限期完成追溯码补录,实现新旧监管模式平稳衔接。
下一步,南宁市还将推广“无码不结”应用范围,探索拓展AI预警、区块链存证等新技术应用,持续筑牢医保基金“数字防火墙”。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吴思思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胡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