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免费体检、高额返利?这些骗局专坑老年人,警方提醒→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卢荻 文/图
通讯员:鲁昱 杨杰

怎样防范养老领域的新骗局?非法集资有哪些新特点?5月13日晚,南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在亭子码头开展第16个“5·15”打击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活动,现场揭秘经济犯罪新手法,手把手教市民守好“钱袋子”。警方特别提醒老年人,要警惕一切以免费服务为名的营销活动,拒绝陌生人推销的“保健品”“理财产品”。

当晚,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互动区和法律咨询区两大功能区域。在互动区,经侦民警采用“经侦趣味套圈”“经侦问答”等互动游戏形式开展普法宣传。“好友介绍的非法集资导致损失,责任如何认定?”“明知租户是传销人员仍出租房子,房东需要担责吗?”民警通过案例进行讲解,让防范知识入脑入心。

民警开展“经侦问答”互动游戏。

据南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民警介绍,无论是非法集资还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通常都是指未获得金融监管机构资质许可的公司或个人,向公众推销所谓“高收益”投资项目。这些违法行为往往通过承诺高额分红或利息回报来吸引投资者。尽管其表现形式不断翻新,但本质都是以高收益为诱饵。若投资项目承诺年化收益率超过8%,极可能涉嫌非法集资或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民警向市民宣传经济犯罪新手法。

在活动中,如何识破养老领域的新骗局成为市民关注的重点。民警介绍,目前,一些犯罪团伙常以组织健康讲座、专家义诊为名,为老年人提供免费体检、免费体验等服务,随后通过电话、网络或上门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向老年人推销所谓“保健品牌”。他们先诱导老年人购买产品成为会员,再通过“拉人头”的方式发展下线,构建多级返利模式。警方特别提醒,此类行为已涉嫌传销,市民应告诫家中老人,要警惕以购买保健品为名进行的传销陷阱。

民警教市民守好“钱袋子”

同时,老年人还需警惕一些公司通过口口相传或电话推广的方式,邀请不特定人员参加免费旅游或宴会,宣传公司的业务项目,以承诺高额返利、还本付息为诱饵,引诱老年人投资。这类骗局一般前期会还本付息,后期则卷款逃跑。因此,老年人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被小恩小惠迷惑,要理性对待陌生人推销的理财产品。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