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练才榕 王世杰/文 尹世斌/图
通讯员:黄瑞翼 蒙雄颇 黄雪原
当草龙舞出丰收喜悦,当彩调唱响乡土情怀,当篮球汇聚八方“镇友”——8月8日傍晚,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政府球场被欢呼声点燃,首届“丰收杯”镇(乡)BA篮球联赛在这里拉开帷幕。这场10支队伍参赛、为期8天的体育盛宴,不仅是各乡镇篮球健将的竞技场,更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文化狂欢。
开幕式上演“体育+非遗”融合秀
“现在宣布,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首届‘丰收杯’镇(乡)BA篮球联赛开幕!”随着自治县党委书记吴贞儒的话音落下,全场掌声雷动。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党委书记吴贞儒宣布首届‘丰收杯’镇(乡)BA篮球联赛开幕。 韦淑慧摄
▲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草龙表演。
▲当地彩调演员表演经典剧目唱段。
庄严的国歌声结束后,一场融合民族特色与青春活力的表演闪亮登场。该镇思民村硃砂屯黄瑞斌领衔的彩调队带来了传承两百年的经典剧目,演员身着传统服饰,唱腔婉转悠扬;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的仫佬族剪纸,在灯光下勾勒出丰收图景;村民们舞动的草龙时而盘旋、时而腾跃,象征着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青春啦啦操的动感节拍则让现场气氛瞬间升温。
▲青春啦啦操动感十足。
▲罗城各乡镇代表队闪亮登场。
▲运动员入场时,两名小学生主持人介绍各代表队情况。
“今天的表演真热闹!”来自四把镇的观众韦大姐举着手机不断拍照。据统计,开幕式吸引了上千名群众到场,四把镇及周边乡镇的男女老少早早前来占位,几名小朋友骑坐在爸爸的肩膀上观看比赛。
草根球员的“荣誉之战”
开幕式后,四把一队与龙岸队的揭幕战随即打响。18岁的四把一队队员韦光亮一个漂亮的突破上篮,引来全场尖叫。这名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特意回乡参赛:“村里的乡亲们都盯着呢,必须为家乡争光!”
▲飞身上篮。
赛场边,四把一队队长姚华贤正紧张地布置战术。这名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子感慨道:“往年这个时候在帮家里收稻谷,今年能在自家门口打比赛,感觉特别有意义。”
▲球员们积极拼抢。
据了解,本次联赛共有10支乡镇代表队参赛,球员们都是土生土长的罗城人。他们中有教师、农民、个体户,还有放假回乡的大学生。按照赛事规定,球员需以祖籍或户籍为依据组队,这让每支队伍都承载着家乡的荣誉。“输赢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大家看到我们纳翁乡的精气神!”纳翁队教练谢徐生说。
赛事里的“乡土智慧”
翻阅赛事秩序册,一系列充满乡村特色的规定让人眼前一亮。组委会设立1000元保证金制度,对辱骂裁判、寻衅滋事等行为明确罚款金额,却把夺冠奖金设置为6800元现金——“够买一头牛了!”一名村民笑着说。
▲严加防守。
更具创意的是小组赛的“AB阵容”规则:每队12名球员分成两组轮换参加前两节比赛,确保人人有球打。“我们就是要让篮球成为全民运动,而不是少数人的秀场。”四把镇篮球协会主席吴昌干说,为了兼顾农忙时节的生产生活,所有比赛都安排在19:30之后进行。
▲投篮。
“既不耽误收稻谷,又能让大家看球赛,这才是真正的‘丰收杯’。”四把镇党委书记黄张华说,四把镇今年举办了两级赛事,包括首届四把镇村BA和罗城首届镇(乡)BA。村BA有14支村级代表队参加,已于上周顺利结束,奖品包括牛、猪、羊、鸡、鸭、鹅等特色农产品,下一步四把镇将以赛事为平台,积极呈现原汁原味的乡土乡情。
篮球架下的乡村振兴图景
夜幕下的球场,欢呼声此起彼伏。“以前农闲时,大家要么打牌要么喝酒,现在都凑在一起练球。”吴昌干说,当晚,罗城首个乡镇篮球协会——四把镇篮球协会正式成立,未来该协会将以篮球为纽带凝聚乡村活力,让大家有组织、有平台一起打球、切磋交流。希望通过常态化的活动和赛事,不仅提升球技、培养兴趣,还要带动全乡镇群众的运动热情,让全民健身运动在仫佬山乡的土地上真正热起来。
▲现场座无虚席。
在比赛中场休息时,当地有关部门还为四把镇今年考取重点大学的学子颁发了助学金。该镇今年考上清华大学的吴增创向大家展示了球技,他说:“我们镇的篮球氛围很浓,我也喜欢打,高考前读书的间隙,一有空我就会去打篮球。”
▲夜幕之下,罗城“丰收杯”镇(乡)BA比赛火热进行。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党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陆金光表示,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在仫佬族聚居地四把镇,由群众自发组织举办的第一届“丰收杯”镇(乡)BA篮球联赛顺利拉开帷幕,本次赛事内容丰富,既有仫佬族文化展示,也有非遗展演。赛事+文化+乡村旅游,大大提振了本地的消费。下一步,自治县党委、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引导,争取举办更多的赛事,把“丰收杯”打造成常设品牌,丰富广大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让“体育+”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编辑 王世杰
责编 钟亮
审核 练才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