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军事博物园的飞虎队常设展览的展厅里,有一件玲珑精致的铜合金花瓶。它身形小巧,仅有14厘米高,瓶身之上,高浮雕的双龙抢珠纹饰堪称点睛之笔。
这个花瓶是美国飞虎队成员的后人杰妮·克里普纳,于2024年9月捐赠给柳州市军事博物园的。
飞虎队成员霍华德的后人杰妮捐赠的花瓶。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唐绍怡 摄
杰妮的伯父霍华德·克里普纳,是1942年来到中国的第一批美国飞虎队成员。1943年7月,他所在的第14航空队第23战斗大队第76中队驻扎在柳州帽合机场。同年8月27日,霍华德与战友驾驶战机组成机队,北上摧毁长江上的日军运输船队和后勤供应仓库等目标。当天机队的第一次袭击非常成功,炸毁了日军多处目标。在返程路上,机队在湖南省临湘市上空又陆续发现日军运输车队,霍华德当即向领队长机申请出战,在没有僚机策应保护的情况下,被日军的高射炮火击落。
得知霍华德牺牲的噩耗后,杰妮的父亲艾弗莱特·克里普纳痛不欲生。之前他常收到霍华德的来信,信中描述了中国的美好河山,还讲述中国人民不顾生死营救失事飞虎队成员的故事。
艾弗莱特发誓要为哥哥霍华德复仇,毅然决定从大学辍学加入美军援华航空队。后来,他驾驶B-24轰炸机执行战斗任务,轰炸驻汉口、上海的日军基地,最终把复仇的炸弹投到了东京,立下了赫赫战功。
“伯父当年经常写信回家,讲过中国人民冒死在敌占区救助飞虎队队员的故事。”杰妮一直对中国怀有特殊的感情,2024年9月,杰妮跨越大洋,辗转一万多公里来到柳州,参观走访美国飞虎队的战斗遗迹。这次旅行,她带来了一个见证中美两国人民深厚情谊的精美花瓶。
“这个花瓶,是中国人民送给飞虎队成员的一件纪念品,是当时最珍贵的礼物。”杰妮说,当年参加援华作战的飞虎队成员去世后,他们从中国带回的物件往往会被后人变卖,与这些物件关联的历史记忆、情感记忆也会一同消失。为避免这些缺憾,杰妮尽可能地收集这些散落在民间的珍品,为的是有一天能够带回中国。
杰妮·克里普纳(图中)到访柳州,参观“飞虎队”的战斗遗迹,并向柳州市军事博物园赠送抗日史料及文物。黄希翎 摄
如今,这尊花瓶静静陈列在飞虎队常设展览的展厅里,周围的战机残骸、军用装备,仿佛还带着往昔战火的余温。花瓶置身其中,宛如一朵绽放在硝烟中的青铜玫瑰,无声诉说着那段满溢温情、令人动容的中美友谊故事。
编辑 邱晨
责编 梁冰欣
审核 张若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