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靖云
9月17日至21日,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下简称东博会)金融服务展区设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B区,各大金融机构将携前沿科技与创新服务亮相,并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及跨境金融等核心领域,通过沉浸式体验、AI交互、数字化应用等多元形式,展现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为中国—东盟合作注入数智动能。
服务战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各机构紧扣“五篇大文章”,以创新产品服务国家战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设立“五篇大文章”专区,重点展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策略;柳州银行通过案例模型与大屏幕展示智能驾驶舱,凸显其在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协同布局;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以数据大屏呈现贷款支持乡村振兴的成效。
中国人保集团则带来“万象云平台”,现场双联屏实时输出企业动态风险画像与数字风险分析产品,覆盖气象监测、无人机查勘等全周期管理,为园区安全生产、绿色运营提供风险减量方案,护航实体经济稳健运行。
中国人寿与广发银行联合展区借“节节高升”互动游戏传递发展理念,参与者通过操控装置助力“熊猫”登顶,隐喻金融助力实体经济稳健攀升的愿景。
科技赋能:“AI员工”组团上岗
据记者了解,本届展区科技感贯穿始终,多家机构以AI、机器人、全息技术等打造“未来银行式”体验。工商银行推出人形机器人“工小桂”与四足机器狗,提供政策咨询、业务引导等一站式服务;农业银行则通过AI数字人“农小耘”以中、英、越三语解读跨境金融产品;广西北部湾银行的AI向导“小北”与全息数字人“小北同学”依托自主研发的“北行智脑”,实现动态交互与智能问答。
中国银行与柳州银行则将科技融入场景设计:中行展台顶部采用太空架结构,底部莫比乌斯环象征无限循环的服务理念,AI拍照区生成趣味身份贴纸;柳州银行以“最懂工业”为定位,中心C位动态流水屏与四面互动屏立体呈现工业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人形机器人“小兜”具备强感知、强适应性、强通用性等泛具身智能特点,提供智能化金融服务。
跨境融通:全球视野下的合作新范式
作为东盟合作重要窗口,跨境金融服务成展区焦点,各大银行各展所长,以全球化视野与科技实力构建跨境合作新生态。
工商银行以“数智工行 智链全球”为主题设专题展台。通过巨型LED屏与触摸一体机,打造“东盟金融朋友圈”文化长廊;农业银行以“智慧之核”柱状屏幕与L型全景屏,展示丰富的跨境金融产品与全球服务网络。
中国银行别出心裁,推出数字人民币1元消费活动,观众扫码可享机器人现磨咖啡,增加展区趣味性与互动性,助力跨境支付便利化,为跨境金融服务推广开辟新路径。
绿色与普惠:金融生态惠及民生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成为展区暖心亮点。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推出“邕城卡”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卡面融入南宁地标山水,现场还派发16.88元消费红包;桂林银行通过数字人“小漓”提供智能咨询与业务办理,覆盖106个场景,助力城乡居民享受便捷金融服务;广西北部湾银行的“数观北行”大屏实时展示转型数据,场景金融体验区构建全生活服务矩阵。
第22届东博会金融服务展区以科技为笔、创新为墨,勾勒出金融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动图景。从AI交互到跨境支付,从工业金融到绿色普惠,各大机构以数智化手段破解服务难题,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注入新动能,共同书写“五篇大文章”的精彩篇章。
编辑 黄春荔
责编 蓝克义
审核 梁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