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一棵200多岁古榕“折臂”!部门紧急处置,“护宝”还将继续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 邹财麟 null

9月24日深夜,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正门前,一棵逾200年的榕树遭受重创——一侧枝干被大风吹断。

25日凌晨,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中心工作人员连夜启动应急处置。目前断枝已清理完毕,古树救治、复壮工作也已提上日程。

9月25日上午,记者在现场观察到,此次断裂的是该树的根分支,脱落的树枝落到道路中央,来往车辆通行困难。一台黄色高空作业车已停在路边,几名绿化部门工作人员正围绕古树查看情况。

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在调查榕树树枝折断原因。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邹财麟摄

经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中心、南宁市青秀区园林所专家现场初步分析,此次断枝与近期持续降雨及夜间突发大风相关。

“这棵古树树体庞大,近期连续多日降雨,根系和树干吸收了大量水分,整体重量增加不少,相当于‘负重’状态。” 南宁市绿化工程管理中心养护管理科科长李金华介绍,加上24日夜间风力达到4~5级,而古树位于道路交会的风口处,瞬时风力更大,树体受力失衡,最终导致枝干不堪重负断裂。

9月25日凌晨,南宁市双拥桃源路口的古榕树侧枝被风雨折断。

记者从绿化部门了解到,为保护这棵古树,绿化部门早在10多年前便启动了古树复壮工程。当时,考虑到小叶榕根系特性,特意采用白色PVC管道为其实施“引根处理”,即将树上垂落的气根逐一引导至管道内,再通过管道引入地下土壤,让气根逐渐生长为粗壮的支撑根,进一步稳固树体。李金华表示:“从这些年的生长情况看,隐根处理效果明显,古树长势一直比较稳定,这次断枝确实是极端天气叠加导致的意外。”

古榕树四周做了引根处理,保障大树主干的稳定性。

此次古树突发断枝,不少市民通过社交平台留言关注。面对大家的牵挂,李金华郑重回应:“古树是城市的‘活文物’,每一棵都有严格的专属保护方案,管理上始终秉持最谨慎的原则,绝不会轻易移植或移除。” 他同时表示,会尽快清理断枝,恢复交通通行,后续也会持续关注古树的生长状况,做好养护工作。


新闻知多点

两度“护宝”,守护古树从未停歇

津头村的两棵榕树,不仅是街头点缀风景的绿植,也是承载南宁城市记忆的“活地标”。它们的命运,曾两度与城市发展交汇,留下两段“守护与被守护”的动人故事。

1992年,白沙大桥修建之际,这棵古树正处在施工规划范围内。为了守护老南宁人“大树脚” 的集体记忆,建设方决定修改施工方案,额外追加投入,让大桥引桥主动“拐弯让路”。这份“桥让树”的温情选择,不仅为古树留存了生长空间,更让城市建设多了一份人文温度。

2015年,南宁市两会期间,曾有提案建议为缓解交通压力,将包括这两棵古树在内的占道树木迁移。对此,园林部门迅速明确回应:这两棵古树已是南宁重要的城市地标,更是当年南宁获评“国际人居环境奖”的代表性故事之一;更关键的是,古树移植极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危及生命。最终,迁移提议被否决,古树得以继续在原地扎根生长。

9月25日下午,工作人员将古树的断枝移走。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邹财麟摄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谭双梅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