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从航模起步到全运会摘银,南宁少年逐梦蓝天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李艺/文 尹世斌/图

不久前,在2025年全运会群众比赛无人机竞速个人赛的赛场上,来自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的苏钶铭,一路过关斩将,获得银牌,为广西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突破。而此前,苏钶铭在国际赛场上已经有所收获。这个在爸爸的影响下从玩航模起步的少年,正一步一个脚印,在蓝天上飞出属于中国少年的加速度。

苏钶铭(左)获得全运会银牌。

梦想从航模开始

11月7日下午,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在苏钶铭专属的训练场,见到了这名载誉归来的十八岁少年。他告诉记者,自己的全运会晋级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曾被对手追尾撞机,影响了成绩。好在能迅速调整状态,凭借扎实的技术和强大的抗压能力一路挺进,最终收获了一枚宝贵的银牌。

苏钶铭说,他基本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对成绩也很满意——在赛前,他给自己的目标仅仅是“进入八强”。当苏钶铭在领奖台上弯下腰时,他感觉银牌有些重,“比自己之前任何一块奖牌都要重”。

站在苏科铭身边同获银牌的,是他的爸爸苏勇。苏钶铭的蓝天梦,就始于爸爸这个航模爱好者手中的航模直升机。小学时代,苏钶铭就在南宁市级的比赛中多次捧回一等奖,展露出了自己的天赋。

苏钶铭所获得的奖牌。受访者供图

2019年,爸爸带着苏钶铭去看了无人机竞速比赛,酷炫的飞行场面马上吸引了苏钶铭,他决定“改行”。多年航模基础,让苏钶铭的成绩提高很快。一年之后,苏钶铭就在广西的竞速无人机比赛中拿下少年组一等奖。这之后,他逐渐在各项国内赛事中崭露头角。后来,他又进入国家队,登上了国际赛场。从航模少年到全运亚军,兴趣为他铺就了最坚实的成长赛道。

享受风驰电掣的感觉

无人机竞速项目,被称为“空中F1”,同样有着极快的比赛节奏和刺耳的轰鸣声,同样要求选手操纵机械突破速度极限,征服复杂的赛道。无人机比赛的选手戴着FPV第一人称视角眼镜,实时接收画面,在赛场之外遥控飞机,按照要求穿过各种障碍物。

普通人看一眼比赛的实时录像都会犯晕,但对于苏钶铭来说,这种仿佛亲身体验的“速度与激情”,正是项目的魅力所在。苏钶铭曾在晚霞下训练,像是打翻了调色盘的广阔天空和地平线交替出现在他的眼前,他在专注中获得放松,这份体验让他忘记任何烦恼。

苏钶铭在训练场训练。

记者了解到,无人机竞速项目是一个属于年轻人的项目,很考验选手的反应能力,大多数选手都是20岁以下。比如这次全运会的比赛,三名选手都是中学生,苏钶铭现在正是“当打之年”。

逐梦路上的经历,让年轻的苏钶铭有了更多的成长体验。比赛中的“变数”大,让他学会了冷静,也锻炼了临场应变能力。绕不开的“失败”,则激发了他不服输的斗志,也促使他更主动地去钻研飞行技巧和知识。

苏钶铭在调试无人机的遥控设备。

更可贵的是,苏钶铭一直在尽量平衡学业与爱好。苏钶铭就读于南宁市第三十六中学,外出比赛时,他会用英语向英语老师汇报情况,锻炼自己的英语水平。老师也会用英语回答,还会给他发一些英语学习的小技巧,方便他在校外学习。学校特意为他安排了一名擅长数学和物理的同桌,方便他回学校时讨教问题,同时鼓励他回到学校时,主动去找老师问问题,补上落下的课程。

期待展现中国选手风采

苏钶铭能在逐梦路上稳步前行,离不开家人的全力支持。无人机竞速项目是个“烧钱”的项目,一架无人机需要近3000元,参加比赛至少得配3架飞机;“炸机”是常事,一年下来,仅更换器件就需要两三万元。FPV眼镜约6000元,遥控器5000元上下,再加上场地费、教练费、外出参加比赛的交通食宿……爸爸苏勇说,“根本算不清花了多少钱”。

苏钶铭训练常用的无人机。

苏钶铭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待。初中时,他的目标是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站上更大舞台。如今,当初的目标已经实现。2023年,苏钶铭代表国家队,赴韩国参加世界锦标赛,助力团队夺得第四名;2024年,他再次赴巴黎征战国际赛场。

现在,苏钶铭已经有了新的目标,“我希望在国际赛场比出好成绩,展现中国选手风采”。在国际赛场,苏钶铭已经见识过韩国选手的激进、欧美选手的沉稳,体会到全球对这项运动的热爱。

他坦言,中国选手与世界顶尖水平没有太大的差距,欠缺的是在国际赛事的经验,但这些差异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他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谭双梅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段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