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黑皮冬瓜喜获丰收,但销路却成问题。11月14日下午,良庆区政府联系客商召开签约会,经过协商,制定了0.8元/公斤的保底价,确保瓜农不亏损。签约后,冬瓜收购行动在全镇连夜展开。
▲瓜农转运冬瓜上车。
价格比去年降一半
近期,南晓镇瓜农种植的冬瓜已相继成熟,面对这样的丰收景象,瓜农却高兴不起来。该镇雅王村瓜农杨少培说:“今年整个镇的冬瓜收成超过2000万公斤,但是每公斤冬瓜的价格却比去年降了一半,如果销路再打不开,冬瓜可能要烂在地里了。”
杨少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种了6亩冬瓜,每亩能收7500公斤,每公斤成本至少0.6元,如果以每公斤0.8元的价格卖出去,一亩地只能赚1500元。假设接下来瓜价继续下跌,他将面临亏本。
11月14日晚7时,记者来到南晓镇,看到不少瓜田旁都堆放着大量冬瓜,地里还有很多冬瓜没有收。由于下着小雨,瓜农给冬瓜盖上了塑料布。
据南晓镇政府部门统计,该镇今年秋季黑皮冬瓜种植面积达4000多亩,总产量近2500万公斤。
以保底价每公斤0.8元收购
冬瓜难卖已引起政府部门关注。14日晚,南晓镇政府会议室灯光明亮,黑皮冬瓜认购签约仪式在此举行。约20名瓜农代表和经销商在洽谈冬瓜收购问题。
“保底价0.8元每公斤,有没有问题?”签约会上,南晓镇党委书记李韬挨个询问各个农业合作社以及商会、公司代表。听闻这个价格,瓜农不约而同鼓起掌来。
▲瓜农连夜卖瓜。
据了解,虽然今年冬瓜产量大,但因此前南晓镇遭遇过水灾,对冬瓜的质量有所影响,因此收购价低于往年。不过,现在有了保底价,瓜农的基本收益就有了保障,也能避免瓜价的市场浮动造成部分瓜农以低于成本价销售。记者走访了解到,0.8元/公斤,基本也是瓜农的心理底线。“谁都不愿意低于这个价格卖,要不这一年就白忙了。”一名瓜农说。
也有瓜农表示,因为冬瓜个头大且重,在网上销售不太现实。“有谁会网购一整个大冬瓜来吃,所以在销路上基本都靠经销商”。
李韬介绍,为了帮助瓜农销售冬瓜,几天来,镇政府人员紧急联系了区内外电商、物流、农业、商会等13家涉农企业,目前已经签订认购协议超1500万公斤,预计于11月底将全面收购完。据了解,黑皮冬瓜一直是南晓镇的优势产业,个头大,口感好。近几年来,随着当地冬瓜产量逐步提高,南晓镇也打响了黑皮冬瓜的名号。
当晚的签约仪式后,收购商冒着小雨连夜到田间地头收购冬瓜。张丽娜是南晓镇人,在十多年前,她和妹妹就做起了收购冬瓜的生意。“我们一般都是发货到广东、江苏、重庆等地。”张丽娜说,仅在14日当天,他们就调来了8辆运输车前来收购。
来源丨南国早报 记者徐冰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