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在南宁市社会福利院托管一天后,一名在地铁站内走失的男童被家长领回家。
地铁警方表示,截至7月17日,近9天已发生7起孩子与家长在地铁站内走失事件,幸好在各方的帮助下,父母最终都找回了孩子。民警和地铁运营方提醒,暑期地铁客流大,家长应照看好孩子,避免“地铁式失散”。
▲民警带着在地铁站内走失的男孩去找家长。
男童地铁站走失被送往福利院
17日下午3时许,在南宁地铁火车站站内,地铁民警看到一名独自乱跑的小男孩,立即上前询问,但他一直不说话。民警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见家长来找孩子。无奈之下,民警只能将男孩带到警务室。
南宁市公安局地铁公安分局民警欧俊说,民警喂男孩喝水、吃东西,再次询问他的家人或其他身份信息,但男孩还是不说话。随后,民警拿来纸笔想让他写下姓名、家长电话号码等,也没得到有效信息。
“一直等到地铁结束当天运营,都没有家长来认领孩子,110也没接到孩子走失的报警。”欧俊说,民警在夜色中带着孩子在火车站周边询问,还是找不到他的家长,只好将其送到南宁市社会福利院托管。
9天7起“地铁式失散”事件
19日上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向南宁市社会福利院询问该孩子的情况。该院收养科工作人员称,男童患有自闭症,今年1月曾因走失被送往福利院。17日晚再次被民警送来时,工作人员认出了他。18日上午,福利院已通知孩子的父母将他领走。据孩子的父亲说,当天爷爷在家照顾他,只上了次厕所,孩子就跑出去了。
眼下正值暑假,不少父母带孩子坐地铁外出游玩。由于地铁站内客流量大,稍不注意就会与孩子走散。
“从7月9日到7月17日,已经发生了7起孩子与家长在地铁站内走散事件。”欧俊说,这些孩子最终都回到了父母的怀抱,不过,像这次孩子走失大半天还没找到家长的情形确实比较少见。
家长应教孩子如何应对走散
南宁地铁工作人员表示,孩子在地铁站内走失的事件经常见诸报端。如过闸机时,有时大人还没过闸机,孩子就先钻出去玩了;或者大人忙着过闸机,没顾上后边的孩子,导致孩子丢失;还有上车时,关门铃响了,大人硬要抢上去,结果后边的小孩还没上去,导致家人失散。
工作人员说,在地铁站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携带小孩出行要留心看管好,如在地铁站内与孩子走散或失去联系,应第一时间向车站工作人员反映并寻求帮助,同时留心车站广播信息。
如果上车时被人流冲散,孩子没跟父母上同一趟车,应教导孩子在原地等待或向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家长切勿强行掰开车门或触碰紧急解锁装置。特别要注意的是,有些站点上下行方向不在同一个站台候车,比如朝阳广场站,不要走错了站台。
如果孩子已上车,父母没有上车,应教导孩子在下一站下车等待父母,并寻找车站员工帮助,切勿轻信陌生人离开地铁站。
同时,家长应在平时教导孩子牢记家庭住址、父母联系电话、学校名称等重要信息,以便走失时工作人员协助其找到家人。
来源 |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
欢迎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APP报料:点击早报APP“报料”,即刻报料。电话报料:0771-5690127。请留下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联系发放稿酬!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