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南宁警方集中销毁3吨毒品及制毒原料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9月28日,南宁警方在横县六景工业园区集中销毁近几年缴获的3吨毒品和制毒原料,销毁的毒品总案值约为2136万元。

这次集中销毁的毒品是南宁警方近几年来侦办的“2016-1125”“2014-1017”等系列制毒案件中,南宁公安禁毒部门缴获、已经结案的全部库存毒品。这些毒品包括麻黄碱、液体(固体)K粉、海洛因和冰毒等。

▲警方展示将被销毁的毒品。当天上午9时许,现场几十个印有“毒品”“制毒原料”字样的箱子整齐地堆放着,多名全副武装的特警现场警戒。在销毁前,南宁市检察机关派遣检察员根据销毁毒品清单,对将销毁的毒品进行清点,并对销毁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随后,这些毒品及制毒原料被武装押运至横县六景工业园区一公司,进行集中销毁。

据介绍,在集中销毁时,将毒品装进焚毁桶,并送入高温焚烧舱内,锅炉内温度高达1100多度,可以瞬间将毒品气化,不留残渣。

通过无害化处理,确保毒品销毁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影响。据南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涉毒违法犯罪分子非法购买制毒原料,以偏远郊区农舍、废弃工棚、林场为掩护,暗中建立窝点非法制毒以谋取暴利。

针对这一情况,下一步,南宁警方将依托“科技强警”力量,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警用直升机等现代化工具和人工踏查等形式,对涉毒重点地区、重点场所和群众举报的制毒嫌疑线索加强查缉管控。


相关案例

公安部督办“2016-1125”特大制毒案

2016年1月25日,南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在侦办一起毒品案件中,发现有一批制毒原料从重庆市流入南宁,接货人为“杨总”。经调查核实,“杨总”真实姓名为赖某。

同年2月11日,侦查员得知赖某刚从老家返回南宁,就联系购买1吨化学品。专案组判断,赖某已着手实施生产易制毒化学品。2月17日,侦查人员通过盯梢跟踪,掌握了该制毒团伙囤放毒品的仓库的位置,并判断该团伙已成功生产出成品。

同年2月27日,南宁警方成功侦破这起公安部督办的“2016-1125”系列制毒案件,捣毁两个非法制造麻黄素窝点,抓获12名犯罪嫌疑人,缴获制毒原料麻黄素1928千克、溴代苯丙酮3400千克,扣押涉案车辆5辆、涉案资金41.8万元,缴获制毒工具一批。


公安部督办“2014-1017”特大制毒案

2014年6月,南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四大队在侦办一起贩毒案中发现,马山籍人李某组织覃某、蓝某等人,从安徽、河南等地购买工具和化工原料,打算在马山县白山镇某村自行生产毒品氯胺酮并贩卖。

同年7月,南宁警方成立专案组。经三个多月缜密侦查,确定了团伙嫌疑人的活动轨迹和制毒窝点。同年10月6日凌晨3时许,专案组决定收网,50余名警力组成行动组,一举抓获四名嫌疑人,缴获晶体、液态疑似毒品氯胺酮共计362公斤。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卢荻 实习生 方永宁 通讯员 温海舟

值班编委丨陆月玲

值班主任丨唐海波

值班编辑丨陈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