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重阳节,在“2018年我们的节日—孝亲敬老•情暖重阳南宁孔庙敬老礼”活动中,来自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的10对家庭在浓厚的氛围中,深刻感受中国敬老的历史底蕴。同时,也让后辈们对于敬老爱老的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
向长者行跪拜礼、敬菊花酒;执父母双手,倾听父母的心里话;孙辈们敬献寿桃;给长辈梳头、揉肩、捶腿等。据记载,古代人到六十岁后,朝廷或地方都会为老人举办敬老礼,以示一生劳苦功高。在今天举行的这次隆重而温馨的敬老活动中,10对家庭共52个人,完成了一次特别有意义的敬老礼。
▲儿孙辈向老人行礼。
广西农科院办公室宣传科科长陆建勋,在细雨中诵读了一篇《致爸爸妈妈的一封信》,引起大家的共鸣。
“活了几十年,头一回感受这种隆重的孝老礼仪,生活确实需要仪式感。”63岁的农科院退休员工黄海清和两个女儿一起生活,家里共有9口人,互敬互爱,曾获得2014-2017年广西农科院“五好文明家庭。
黄海清的女儿黄艳芬说,平日里特别注重教育孩子的敬老文化,也自认为做的不错。她说:“参加这种活动,感觉思想上真的得到升华,我们也会从自身开始,践行孝道文化,从而影响下一代。”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张文卉
值班编委丨罗锐
值班主任丨陈韶烽
值班编辑丨陈程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