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管理水平。10月15日是第36个国际盲人节。在南宁,人行道上大都有一条铺有黄色地砖的直路,这是专门供盲人使用的盲道。盲道铺设有何标准?是否畅通无阻,发挥它应有的功能,真正给盲人带来便利?南国早报现推出“关注南宁城市盲道”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针对读者和网友反映的“盲道乱象”,连日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南宁市区部分街道发现,盲道很“忙”,不少盲道被占用、截断,盲人如果在这样的盲道上走路,障碍重重。
公共设施占用盲道
探访地点:长堽路、金湖路
家住南宁市长堽路的王女士投诉称,有一个BRT的公交站牌设置在盲道中间。
10月12日,按照王女士的指引,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BRT1号线第四人民医院站看到,该站的出入口前,公交站牌的一根铁柱正好立在盲道中间。
当天,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金湖路一个公交站看到,该站的凳子刚好设置在盲道边缘。几名在等公交车的乘客坐在凳子上,双脚刚好踩在盲道上。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探访中发现,类似公共设施妨碍盲道畅通的情况还有不少:有的盲道被座椅占据一部分;有的要通过凹凸不平的井盖;有的被树木、配电箱等挡住;还有的小区门口墙柱正好设在盲道上。
▲翠堤路,两名妇女在盲道上择菜。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唐辉吉摄
盲道直接穿墙而过
探访地点:望园路、裕宾路
茶花园望园路口附近,人行道旁有一堵围墙,人行道沿围墙铺设。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看到,其中一段围墙向外扩展,占了大半人行道。受沿街围墙影响,铺设在这里的盲道直接穿墙,再从不远处钻出。
▲望园路,一条盲道穿墙而过。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徐庆成摄
在裕宾路中段,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看到,一家单位围墙墙基也建在盲道上。沿着围墙铺设的盲道,左边紧靠绿化树,右边是围墙,这对于盲人出行又是一重“考验”。
车辆乱停截断盲道
探访地点:望园路、金浦路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走访时发现,车辆乱停放是造成盲道被截断的常见因素。
记者驱车由葛村路转望园路,经茶花园路、碧湖路,最后到达金洲路。在这条行车线路上,每一条城市道路的两侧都铺设有盲道。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乱停车占用盲道的地方,不下30处。
在望园东葛路口,盲道成了部分电动车的“停车场”。其中,几辆共享单车停在盲道上,将盲道堵得严严实实。在一些商店前,电动车、三轮车也直接停在盲道上。
▲南京路盲道上停放着共享单车。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唐辉吉摄
在茶花园碧湖路口,有些人行道上停着小车。
在金洲金浦路口,一栋写字楼前的人行道上,停放了不少电动车。不要说盲人,正常人也难以通行。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发现,在商场、公交站牌旁、农贸市场、地铁口附近,随处可见电动车、汽车停在盲道上,有的还专门划为停车区进行收费。
破损严重坑洼多多
探访地点:秀厢大道、长堽路
数百米长的盲道断断续续,时有时无,且破损严重……14日下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秀厢大道邕宾立交下见到了这样的情况。粗略统计,大小坑洼有20多处。
“真不知道盲人沿着盲道经过这里该怎么走下去。”市民黄先生说,盲道上不时有乱石和砖块,正常人都难行走,更不用说盲人了。
在长堽路,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发现,在两个公交站牌之间,也有一段盲道断断续续。
盲人声音
“我现在不敢走盲道了”
盲人韦先生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他有一次走盲道时不小心被一个石墩磕伤了脚,就再也不愿意走盲道了。以前,在盲人心中,盲道是安全之道,但现在遭损坏的盲道多了,他感觉走盲道也不安全了。
盲人麦先生说,他以前拿着盲杖就能顺利出行,现在很怕出门,“有一次,我走在一条盲道上,突然‘砰’的一声撞上一个硬物,我用手摸了摸,好象是配电箱”。
▲南宁市民乐路上,一盲人沿着盲道小心翼翼行走。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徐庆成摄
在一家盲人按摩店上班的麦先生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他的视力只有0.01,平时走得最多的是住所到按摩店这段约200米的盲道。走在盲道上,他不时会碰到“拦路虎”,心惊胆战。麦先生说:“由于盲道常被占用,我现在都不敢单独外出。如果要去距离住所远一点的地方,必须有人陪着。”
广西盲人协会主席陶进也是一名盲人。他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南宁的盲道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由于盲道上障碍物多,他不时被碰伤腿部。前几年,一名盲人在朝阳溪边掉进窨井里(窨井设在盲道中间),从那以后,他就很少独自出门,如有要事出门,也多与朋友结伴而行。
相关报道链接↓↓↓
盲道被占用成城市通病,住建部门:“建”“管”两字是关键
编辑丨陈秋实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