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每月发80条广告,买车不用付月供? 南宁上千人贷款买车后糟心了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低首付,每月在朋友圈发不低于80条广告,汽车销售公司就按月给购车人支付广告报酬用于付月供……近两年,广西好世嘉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世嘉公司”)推出一种“购车新模式”,吸引了上千人通过该公司贷款购车。但有的购车人在领到几个月的广告发布酬劳后,就没再收到钱,有人因无力还贷而被拖了车。

▲广西好世嘉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每天发三次广告

车贷月供有人还

2019年1月,吴女士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称,只要有“两证一卡”(即身份证、驾驶证和银行卡),交8800元首付即可申请提车。

▲好世嘉公司人员发布的朋友圈。 微信截图她拨通广告上的联系电话,对方自称是好世嘉公司员工,称不仅首付低,而且只要她每天早中晚在朋友圈发布三次广告,一个月不低于80条,该公司每个月帮她支付月供。于是她便预定了一辆广汽传祺汽车。
▲好世嘉公司人员称首付即可购车。 微信截图

2019年5月,好世嘉公司员工来电通知她提车。她到该公司交纳1.98万元首付款后,经公司介绍办理了按揭贷款。贷款合同约定,她每月月供3400元,贷款期限为48个月。此外,她跟该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同,约定由她每天早中晚在朋友圈发布三次广告,该公司每月给她发放广告发布报酬。

之后,吴女士每天都在朋友圈发三次广告。起初几个月,好世嘉公司按时给她发报酬付月供。可好景不长,2019年11月后,吴女士再也没有收到报酬。

▲吴女士每天发三次汽车销售广告。微信截图

贷款买车利息高

一辆起亚多六万

无独有偶。凌先生也遭遇了类似情况。

2019年10月,他到好世嘉公司买了一辆起亚K3,该款车原价11.58万元,首付1.89万元,贷款期限三年,月供5155元。

凌先生说,这辆原价11万元的车,贷款后加利息,买下这辆车共需20万多元。而他咨询4S店得知,一辆新起亚K3车贷款3年,加上利息总共只要14万多元。

凌先生还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购车时,他跟好世嘉公司签订了一份《广告推广合作合同》,约定每个月分三个时段在朋友圈发广告。当他按合同约定发了朋友圈,却仅在2019年11月得过好世嘉公司发的一次广告报酬1586元。

有人还不上贷款

几个月后被拖车

采访中,还有不少人对记者称,他们是通过以租代购的方式到好世嘉公司买车,最后也只享受到几个月的月供补贴,好世嘉公司不再给钱。有的人因为还不上贷款,最后连车也被拖走了。

2019年1月,黄先生在朋友介绍下来到好世嘉公司购买一辆大众宝来车,原价12.2万元,首付1.98万元,余款是到银行按揭贷款,月供3460元,期限48个月。当时,黄先生只需提供“两证一卡”,其他事宜均由好世嘉公司员工代理完成,月供从他的银行卡内划扣。

买车时,黄先生也与好世嘉公司签订了《广告推广合作合同》,约定的内容与吴女士等人的一样,转发广告可领报酬。然而,他只领到了6个月的报酬。从2019年8月起,他自己开始还月供,三个月后决定不再还款,随后他收到一汽租赁公司租金逾期催收单。

▲庞女士交了12888元首付款。当事人提供

庞女士也是通过“以租代购”的方式买车,如今车已被拖走。她说,2019年1月18日,她到好世嘉公司通过“以租代购”购买一辆捷达轿车,原价10.68万元,首付12888元,月供3119元,贷48个月。当年7月起没有广告发布酬劳收入后,她自己偿还了两个月的贷款,再也无力偿还。11月7日,车被一汽租赁有限公司拖走,并且收到了律师函。

▲庞女士因逾期收到了律师函。

销售公司老板称

大部分广告无效

1月7日上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好世嘉公司,该公司老板覃先生称,2018年4月,他们开始在朋友圈发广告推广车辆,通过这种购车新模式带动更多客户前来买车。他们的业务员就是购车人,只要购车人在朋友圈按合同规定发广告,好世嘉公司则以广告费为报酬付给车主。 

截至2019年7月,已有1000人到公司贷款购车,但据专门负责管理购车人朋友圈的人员统计,只有200人按合同规定发布广告,带来客户到公司买车,其余800人是不合格的。有些人不按时发, 有些人一次性发完3条,有些人将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

“这样发广告,有谁看?又能带来什么客户和效益?”覃先生说,即便如此,公司为让这种购车新模式继续正常运转,仍照常给购车人发了5到8个月的广告报酬,总共发出了2000多万元。直到2019年8月,公司实在没有资金周转了,被迫停止发放广告报酬。而就在这时,有的人又开始到处告状,导致公司声誉受损,这几个月没有一人到公司买车。

“你帮我发广告拉客户,我给你相应的广告报酬,原本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但大部分购车人却误认为这份报酬就是每个月的月供。”覃先生说,月供实则是购车人购车时按揭贷款产生的,而贷款应由购车人自己承担偿还责任,与公司支付的广告报酬是两回事。

针对此事,购车人凌先生等人认为好世嘉公司涉嫌诈骗,曾到公安、工商等部门投诉,但有关部门均未受理。接下来,他们打算到法院状告好世嘉公司,通过诉讼渠道来维权。

编辑丨梁贵、黄俏华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