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广西社会各界人士的心。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广西陆续又有一批企业及爱心人士行动起来,自发捐款捐物、奉献爱心,诠释了社会责任与担当(点击这里可看此前一批企业和个人援助抗疫的报道)。
上林县爱心企业和个人,捐款25.6万元和防护物资一批
2月4日,上林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一批物资援助仪式在该县卫健局举行,共有9家企业及1位爱心人士援助物资和钱款。
▲多家爱心企业踊跃捐款捐物。
仪式上,广西聚诚电力线路器材有限公司捐款10万元,援助医用口罩2000只。该公司负责人王传富说:“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资保障,这是我们作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一家企业捐款10万元和2000只口罩。
该县第三幼儿园援助1万只医用口罩,支援全县疫情防控工作。该幼儿园副园长蓝苓瑞说:“抗战一线的工作人员紧缺医疗物资,特别是口罩、防护服,所以,我们辗转多地抢购了一些,希望一线工作人员能够在抗‘疫’时更好地保护自己。”
据统计,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共捐款25.6万元,援助医用物资口罩1.8万只、消毒液10件、高浓度消毒液2桶、豆奶200件、方便面31件、矿泉水30件。
南宁高新区党工委筹措7.96万元,慰问防疫物资生产企业
2月5日下午,南宁高新区党工委前往辖区两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慰问,按每个企业工会3万元、每名一线职工200元的标准送去慰问金共7.96万元。
在广西瓯文医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新区党工委现场协调解决企业在防护产品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并送上慰问金4.5万元。在广西南翔环保有限公司,高新区党工委有关领导向加班坚守岗位的职工表示敬意,并送上3.46万元的慰问金。
▲高新区党工委给一家防疫物资生产企业送上慰问金4.5万元。
南宁高新区为困难群众免费发放2000只口罩
2月5日,南宁市梧桐苑社区的低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士等困难群体,收到了来自高新区免费发放的口罩。
据悉,梧桐苑社区有不少困难群体,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买到口罩。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高新区管委会从高新区防控疫情物资中划拨两千只口罩,免费发放给他们。发放口罩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由社区工作人员送至腿脚不方便的困难群众家中,另一种则为现场发放。
▲发放口罩现场。
在外华人捐助2250套防护服,经36小时爱心接力顺利通关
2月3日,2250套境外捐助的防护服顺利从爱店口岸入境。
据悉,2月1日晚,在境外的中国籍爱心人士黄先生致电南宁海关隶属邕州海关,咨询境外捐助物资通关办理流程。原来,他了解到,国内一线工作人员坚守岗位抗击疫情,非常感动。于是,采购了2250套防护服,想无偿捐助国内医疗机构使用。
接到境外咨询后,邕州海关立即启动快速响应机制,当晚立即采取“零距离”服务,开启绿色通道。在多方联动协助下,经过36小时爱心接力,2250套防护服快速通关,被送往一线医护人员手中。
南宁一本土企业捐赠7万元管材,助力邕武医院建设
2月3日下午,南宁一家本土企业捐赠的一批价值7万多元的管材,被运送到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广西版“小汤山医院”),用于医院建设需求的给排水工程所有管材管件供应。
“看了你们的报道,南宁也要建‘小汤山’医院,作为本土企业,我们想尽一份力量,共同抗击疫情。”2月2日晚,广西国塑管业集团有限公司区域总经理雷岳伦,在南国早报微信公众号留言,表达了向自治区人民医院邕武医院捐赠塑料管材的意向。
3日上午,在与施工方联系后,对方表示急需管材。按照对方提供的设计使用清单,雷岳伦马上安排工作人员调配了价值7万多元的产品,冒着细雨装车。当天下午,这批包括PE给水管、HDPE国标双壁波纹管等在内的管材,被运送到医院工地建设现场交付给施工方使用。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敏 雷小琴 黄占玲 雷倩倩 赵劲松 通讯员李庭宪 杨瑾 覃剑
编辑丨黄俏华
校对丨雷其全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