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广西450吨爱心物资抵达湖北十堰,记者现场拍下这些画面

来源:十堰晚报 发布时间:

2月23日凌晨2时许,在一路疾驰30多个小时后,一列由38个集装箱组成的冷链专列驶入十堰火车站货运场。据了解,本趟发自广西南宁的列车,是继2月14日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往我市的第二趟直达冷链专列。列车裹着南国广西的春风,载着5600万广西人民的爱与祝福,更诠释着那句简单有力的口号——“桂”人相助,共克“十”艰。

▲卸货现场。

化整为零,450吨物资将第一时间送达抗疫一线

“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今天5时30分就开始卸货了。”早上7时许,记者赶到十堰火车站货运场时,十堰车务段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称。大型起吊设备,将专列上的集装箱吊起,装上一辆辆在现场待命的大货车。

▲卸货现场。

据了解,由于十堰火车站货运场场地有限,而当前抗击疫情工作刻不容缓,为了节省时间,尽快将这些物资分发到抗疫一线,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作出决定,由市商务局、民政局、十堰车务段等单位和部门联合协作,在接收工作完成后,化整为零对这批物资进行分发。

▲捐赠仪式。

物资都有些啥

据了解,组成这趟列车的共有整整38个集装箱,共计450吨物资。其中22个集装箱装满了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消杀类用品和干衣机、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物品,共计205吨。对于这批物资,其中的医用酒精等危险品在十堰火车站货运场内直接分发给全市各家医院和医疗机构;其他类型医用物资则统一运至市备灾中心,然后在今天内全部分发给相关部门。

此外,本趟专列还有16个集装箱,装着245吨果蔬和极具广西特色的方便食品和饮料。其中202吨胡萝卜、大白菜、芥菜、冬瓜、白萝卜、包菜、洋葱、沃柑、砂糖桔、红心火龙果等10种优质的水果蔬菜,以及38820袋螺蛳粉、1300件白条鸭、1500件王老吉饮料,光是螺蛳粉,就占用了整整一个集装箱。

如何分配物资

而对于这批物资,则先由大货车将它们运至场地开阔的佰昌农产品批发市场,再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分配计划,发放给了张湾区、茅箭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等地的抗疫一线单位,以及市卫健委(保障广西医疗队)、武警、消防、军分区、福利院、养老院、殡仪馆等单位。

▲医用酒精和消毒液现场分发各医疗单位。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按照湖北省商务厅对捐赠物资接收工作要求的规定,十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还专门组织市场监管部门,在打开集装箱时对所有物资进行了质量检测和认定。

来之不易,17岁高中生捐出3500斤砂糖橘

广西人民表态,抗击疫情过程中,十堰缺什么,广西就尽力捐什么。450吨物资,在短短几天时间内从四面八方汇集,每一样都包含着广西人的浓浓情谊。

▲卸货现场。

疫情防控期间,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消杀品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紧俏物资,与此同时,这两种物资都属于危险品货物,难以收储及运输。经过广西前期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广西消杀品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而广西疫情防抗前线指挥部在收到广西十堰市前方工作组医疗用品需求后迅速行动,短短6小时,就从桂林、北海、钦州、南宁等多地调配筹集了84消毒液、医用酒精等消杀物品200余吨。

▲火龙果。

▲白萝卜。

白萝卜

南宁鑫金航物资有限公司捐赠500件防护服、隔离衣,广西二手车行业协会捐赠1万件一次性口罩和300个护目镜。

▲螺蛳粉。

▲王老吉饮料。

在本趟专列所载的450吨物资中,有15吨广西本地产的优质砂糖橘。而这批砂糖橘中,还包括一名17岁高中女生捐赠的3500斤。这个壮族的高二女生叫韦丽萍,家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鹿寨县导江乡黄坭村。在得知湖北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时,她毫不犹豫跟爷爷奶奶商量,将自己家的砂糖橘捐出。

因为韦丽萍的爷爷生病住进了医院,家里只剩下奶奶和两个妹妹。决定捐出的砂糖橘没人帮忙采摘,更不知道该如何将其运到湖北。在一连串的难题面前,韦丽萍想到了向当地媒体求助。经过媒体报道,当地众多果农纷纷响应,短短时间采集了共计15吨的砂糖橘。20日,当地50多名果农、村民和驻村工作队员组成的采果志愿队,将韦丽萍和乡亲们捐出的15吨砂糖橘采摘完毕并装上了车。

▲卸货现场。

广西佳年农业有限公司武鸣基地党员带头,干群协力,组织企业党员、志愿者和社会爱心人士加入采收队伍,与公司工作人员共同下地采摘,当天便完成了10吨优质红心火龙果的采收。“红心火龙果富含花青素,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希望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能够帮助到抗疫一线的十堰人民。”公司负责人王恺表示说。

拼尽全力,三名湖北女孩装货现场当起“搬运工”

450吨物资,从四面八方汇集至南宁国际铁路港内,而要将这些物资装上集装箱,同样需要大批的人力。21日上午,南宁国际铁路港内的冷链专列装车现场,同时出现了三名湖北籍的女孩,其中包括两名尚未到过十堰的十堰籍女孩。为了家乡取得抗疫胜利,她们临时充当起了物资搬运工。

▲会三名女孩当起临时搬运工。

她们分别是34岁的南宁车务段团委书记陈姿颖、34岁的南宁车务段办公室助理经济师潘晓祺、30岁的南宁车务段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值班员黄莹莹。

陈姿颖的家乡在武汉,而生为表姐妹的潘晓祺和黄莹莹,则是两个尚未到过十堰的十堰人。

“虽然我的爸爸妈妈,两个舅舅都在广西,但我们的外公是老均县人,还是一名参加过远征军的抗日老兵。”在黄莹莹的口中,丹江口、武当山这样的字眼频频蹦出,虽然时至今日,她未曾到过十堰。

“十堰是我爷爷的故乡,当然也算是我的家。能有机会为家乡人出点力,我自然不能错过这个机会。”潘晓祺说,虽然两地相隔千里,但她一直在牵挂着十堰。

戳下方看装车现场 ↓ ↓ ↓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桂”人相助,必能共克“十”艰!

相关链接:

你捐萝卜我捐米,广西第五班冷链专列满载200多吨爱心物资直发十堰

编辑 | 刘冬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