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交5000元8天后返1万元?南宁250多人交钱后被告知“老板出事了”!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8月下旬,南宁一家新成立的汽车销售公司举办活动,称充值5000元成为会员,8天后可返现1万元。活动吸引了250多人交钱,可几天后,他们等来的消息却是“老板出事了”。

事发后,部分会员向警方报案。截至9月13日,已有150多人加入了维权群。

▲琅轩汽车公司租借的铺面。

事件:充5000元8天返1万元,250多人交钱

8月25日,关女士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朋友说,‘琅轩汽车公司’正在搞活动,一个是购车送5万元现金,一个是充值5000元成为会员,8天后返现1万元。”关女士表示,之所以对这个活动没有怀疑,是因为打电话来的这个朋友曾与她弟弟共事,彼此非常了解和信任。

▲琅轩公司打出的宣传广告。

第二天,关女士和弟弟以及七八个亲朋好友来到琅轩汽车公司签订协议,每人交了5000元成为公司会员,就等着8天以后返现1万元。她说,按照协议约定,返现的时间应该是9月3日。

“9月1日他们还把给别人的返现截图发过来,我们更加深信不疑。”不料,9月2日下午有人告诉关女士,公司的老板出事了,资金已被冻结。

▲会员与公司签订的协议。

做汽车销售生意的覃先生也是类似的遭遇。8月1日,他的一个老乡带着一名姓蓝的男子到他的店内买车,后者自称是琅轩汽车公司负责人。虽然当天没有做成交易,但他了解到蓝某也是老乡,便受邀参加了琅轩汽车公司8月8日的开业庆典。

在庆典上,覃先生得知了琅轩公司的促销活动,便把活动介绍给了亲朋好友,并将代收的14.5万元交给了琅轩公司。

据琅轩汽车公司的一名员工表示,他们公司签订的购车协议有14份,会员协议有251份。据了解,交钱后未得到返现的客户已经组织了一个维权群,目前群内有150多人。

员工:公司10多个员工也交了5000元

琅轩汽车公司的一名员工说,公司是7月24日拿到营业执照的,自己当天通过一个直聘App应聘到公司上班。她表示,公司主推二手车保值服务,所谓保值服务,是指不管从哪里购买的车,车主只要交纳车辆估值的十分之一,在未来10个月至3年内,公司可以原价回购车辆。

该员工称,刚入职时,她没有感觉到公司有什么异常。8月19日,公司临时决定开展活动“8月21日至8月31日期间购车送5万元现金”,并连夜印制了数十万份宣传单。该活动具体操作方式为,客户须先交5万元订金订购价值10万元以上的汽车,待8月31日活动结束后,才可以去看车。

▲购车协议。

随后,8月20日,公司又推出了“充值5000元成为会员,8天后返现1万元”的活动,并要求公司每个员工都要去推广。“公司不仅要求我们去推广,还让每个员工都交5000元办会员。”这名员工说,大家都不想交钱,但老板说不交钱就是不信任公司,会被开除,于是每个员工都被迫交了5000元。

“现在不仅薪水拿不到,还赔进去5000元。”这名员工说,公司现有10多名员工,大家都和她一样,不仅没拿到工资,每人都交了5000元会员费。

房东:只交了两月房租,除了办公桌和招牌啥都没有

营业执照显示,该公司全称为广西琅轩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南宁分公司,位于南宁市安吉大道1号内。

▲公司的营业执照。

9月12日下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安吉大道1号看到,确实有一家铺面的招牌上标有“琅轩汽车集团”字样,该铺面右边的两个铺面也挂有“名车”的招牌,且风格基本统一。很容易让人感觉这是一家公司,其实不然。

走进公司内,记者发现三个铺面的内部并没有隔墙,都是相通的,中间铺面正中墙壁上有“琅轩名车汇”字样。

“我们跟琅轩不是同一家公司。”右边两个铺面的老板何先生对记者表示,这3个相连的铺面原本是他租凭的,开了一家汽车销售公司。今年7月份,琅轩公司的负责人梁某来到他店里,说想租他的一个铺面开展二手车保值服务。

“都是同行,又可以为我们分担一半的房租,我就答应了。”何先生说,中间铺面正中墙壁上原本写的是他们公司的名号,但梁某说琅轩公司8月8日开业,想借用这个位置挂上“琅轩名车汇”字样,开业庆典后再拆下来。

▲公司的名号都是借房东的位置,一直没拆。

“他们只交了两个月的房租,这个月的都没交。”何先生表示,琅轩公司开业后,梁某一直游说他交5万元订金,参加购车送5万元的活动,但他一直没交,“这里除了一张办公桌和门口招牌是琅轩公司的,其他诸如办公椅、茶几条案,甚至桌面的绿植都是借用我们公司的。铺面中间的公司名号对方也一直没拆,就这样留了下来。”

▲除了右边的那张办公桌,其他物品都不是琅轩公司自己的。

据记者了解,9月3日,多名“会员”曾来到琅轩公司并报警,两名警务人员曾来到现场了解情况。这些天,也有人陆续到辖区派出所反映情况,但截至9月13日记者发稿时,尚没有人收到警方的立案回执单。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