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广西瑶山三姐弟和爸爸患怪病,300步上学路锥心刺骨

来源:南国早报 发布时间:

在瑶山流传的歌谣里,女孩是一飞不回的绣鸟,男孩是可跃万山的猛虎。然而,在百色德保的瑶山深处,有三个瑶族姐弟,被不知名的足部恶疾所困,他们的上学路,异常艰难。

2分59秒的上学路锥心刺骨

11月23日上午,瑶族女孩15岁的农秀亮和弟弟、妹妹一起,拉着父亲的手,走进了德保县东陵镇定坡小学。农秀亮和7岁的妹妹一样上的是一年级班,因为脚疼,她的一年级迟到了8年。

4个月前,农秀亮一家还住在已经歪成平行四边形的木头干栏里。同患腿疾的父亲只能背上脚病较轻的弟弟,爬一个半小时的山路,去往最近的小学。

▲农秀亮的脚上就长着这样的白色角质。

2018年7月17日,农秀亮一家搬进了定坡村的国家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上学路由90分钟变成了2分59秒、305步。疼痛依然锥心刺骨,但农秀亮终于能自己走进课堂。

▲农秀亮(前排右一)在教室。

农秀亮坐在一群7岁的孩子中间,只稍稍高出半个头,她细细的胳膊、小小的脸,难以相信她已经15岁,同桌的妹妹更是瘦小。农秀亮说话的时候,总是微蹙眉头,时不时会倒吸一口气,那是疼痛在钻着心。姐弟仨的脚底板,长出了白色的、坚硬的角质,怕干怕热,他们一年四季只能穿着一双塑料拖鞋,冬天也要时常泡冰水。

农秀亮歪着头看黑板:“如果不痛,我早就长得和同龄人一样高了。我每天晚上都不能睡觉,只会哭。”数学老师赵炳军知道,秀亮每堂课能坚持20分钟不瞌睡就已经了不起,她的数学在一年级班中只排中等。定坡小学门卫何从群,需要在上学放学的时候,替农秀亮姐弟仨拦着疯跑的孩子们,因为一点碰撞,都会让他们疼得失控摔倒。家长来不了的时候,他还得把姐弟仨送回家。

▲农秀亮一边用冷水泡脚,一边朗读课文。

8袋半玉米是半年收成

定坡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2-95号,是姐弟仨的新家。门厅里的8袋半玉米,是全家下半年的收成;房间里的6根衣杆,是5口人的“衣柜”;饭桌上热了一遍遍、已经发黄糊掉的菜汤、粥,是一家人的晚餐。

墙上的扶贫帮扶手册上,写着2017年12月至今的种植收入是1060元,与种子、化肥等支出几乎抵销。

同村的谭吉木,看到农子南家的灯,常常伴着孩子们的哭声,夜夜长明。大人和孩子晚上只能睡一两个小时,白天更是无法劳作。

▲父亲和姐弟仨的脚都长着白色的坚硬角质。

“这个病是遗传,不会传染。去过百色和德保,医生有说是皮角症,有说是皮屑症,检查都没给做就让回来了,说没药可治。她这两年越来越严重。”父亲农子南转身拿出一把锋利的刀片,要给农秀亮割除脚底板的角质,这是日常“治疗”的手段之一。秀亮看见刀片,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珍珠。她抢过刀片硬要自己割,那样,痛会少一点。

“都知道要去南宁治,但我们没有钱。”农子南看着农秀亮,终于当着女儿面说出了原因。他自20岁发病,就没在外头打过工,疼的时候全身冒汗,找很多土方子泡脚,均无济于事。

▲农秀亮需要时不时往脚上浇凉水。

读到六年级是最大梦想

在病痛之余,农秀亮是一个开朗的花季少女,看她9岁的照片,面如满月,头上有两支俏皮的粉色发卡。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谭建辉,常常开玩笑地叫她“农漂亮”。

▲农秀亮和弟弟。

定坡村第一书记苏志付第一次知道农秀亮姐弟,是在一次校园爱心捐赠活动上。那时,农秀亮从人群里走了出来,主动上前问他:“叔叔,你能治治我的脚吗?”

苏志付被这女孩强烈的求医欲望所打动,逢人就替坚强执着的三姐弟打听所有可能的药方,“药很快就寄来了,但名医没见过本人,不知道有没有用。必须想方设法把大人和孩子带到南宁看病”。 

“除了治脚,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问。

“我想养我爸妈。我觉得我爸妈太辛苦了。”农秀亮又哽咽了起来,“阿姨啊,我希望我的家好,我想读书……想读到小学六年级。”

▲农秀亮的老房子。

农秀亮姐弟仨,这几名长着白色病脚的瑶族小绣鸟和小猛虎,是多么期待能褪去病痛,安心学习,和瑶山歌里唱的一样,飞跃万山,自由去回。


戳视频进入专题↓↓↓


来源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巫碧燕

编辑丨莫妮娜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