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至27日,广西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与实践展示活动在南宁举行,来自全区67所学校的100支队伍参加展示。
▲选手在编写程序。
据悉,本次活动采用了师生共创、现场展示的方式进行。展示项目分为创意编程、3D创意设计、教育机器人组装与编程、创意智造等4项。每支队伍由一名教师和两三名学生组成,教师除进行指导外全程不能动手参与。创作完成后,由学生讲述作品设计思路、创作过程等内容,教师则制作PPT或者自画海报,阐述自己在指导学生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情况,以及教学反思。
▲选手在搭建机器人。
教育机器人组装与编程项目,以广西民族体育活动的某一情境为题材,要求每支队伍自主选用机器人器材,完成一个具有广西民族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选手们的作品有抛绣球、鼓动八桂(铜鼓)、赛龙舟、舞狮和独弦琴弹奏、大象拔河、斗鸡等等,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创意与创新实践能力。
3D创意设计项目则以民族特色的宫灯、新式多功能花盆为题,让学生们进行建模设计。学生们设计出了带有挂饰、充满节日气氛的各种宫灯;给教师办公室设计的智能花盆,具有笔筒、闹铃、栽花、音乐等功能,非常实用。
▲选手通过电脑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宫灯。
景区安全提醒系统、智能厕所、智慧交通系统……创意智造项目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教师指导学生创作出一系列智能实物作品;智能垃圾桶、智能垃圾分类器、自动测量体温系统……创意编程项目分别以垃圾分类投放、疫情防控自动测量体温闸机为主题,选手们利用编程技术创作出了一批作品。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