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婧
高考过后,考生们该如何及时调整心态,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为进入大学做准备?近日,南国早报记者采访了几位高考“过来人”,结合当年的经历和感悟,他们给今年的高考学子们分享了一些经验和建议。而对于考后父母如何陪伴考生,心理专家也进行了支招。
经验一:别老玩手机打游戏,假期多做有意义的事
分享人:广西大学大一学生韦复凯
我是2019年参加高考的,高考后就觉得很轻松,不用天天早起刷题,也不用自习到很晚。突然放空下来起初挺不适应,考完第二天我便开始找答案自行估分,顺便在网上提前了解各大高校的招生资料。在我看来,只要摆正心态,考后估分还是很有必要的,它能让自己提前有心理准备,以做好不同的应对方案。
分数出来后感觉与自己预测的较为接近,但来不及过多兴奋,我又投入到找学校挑专业的准备中。这个阶段比较紧张,只有提前做好计划,才能确保后期的志愿填报不乱阵脚。我根据自己的分数对着高考指南一个个选学校,还查找了许多相关信息,包括目标院校的强项、地理位置、专业设置、硬件配套、在校生毕业生评价等。后来从填报志愿到录取整个过程我都挺满意的,毕竟是自己精挑细选的学校。
高考后的暑假生活我做了规划,先去学车考驾照,拿到驾照后就出去旅游。当时还没有疫情,我去了香港、澳门、东京、大阪,既放松身心又开拓眼界涨知识。对于学弟学妹,我的建议就是高考过后假期要注重规划,别天天玩手机打游戏,可以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为日后的大学生活做准备。
经验二:早做升学志愿规划,提前预习专业知识
分享人:上海交通大学大一学生黄薇霖
2020年,我从南宁三中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回首当年高考后的假期生活,还是有不少经验想分享给学弟学妹。
考完后允许自己放松几天。去年高考考完后我完全不去想考试,整个人放空疯玩了几天。
几天之后我给自己做好了无论怎么样都接受的心理建设。当时估分特意估低一些,这样真正出分时不会因为期望太高而心态崩掉。同时,我开始关注和了解能报考的高校,我从录取分数比我估分低10分左右的学校开始了解,不断明确自己的志愿。建议要抓住这个阶段做好填志愿的准备,若等到分数出来再开始了解会有些忙乱。
坦然面对自己的成绩。高考成绩出来后,没必要再考虑分数是高还是低,重要的是接受它,思考怎么利用好分数读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当时我通过多种渠道对自己的目标院校进行了解,包括咨询老师、招生组、学长学姐等,收集各方充分的信息才不至于让自己填报志愿时太迷茫。
▲黄薇霖利用高考后的暑假在健身。受访者供图
假期不能只玩不学习。顺利被录取后,我就着手预习大学的功课,现在看来这点很重要,能让未来的大学学习更顺畅。我还在假期把自己一直很想学很想做的事情完成了,比如和朋友去旅行、运动健身等。建议有条件的学子们也可以利用假期多学习掌握一些技能,充实自己的假期生活。
经验三:定小目标早规划,发展爱好多学技能
分享人:广西大学大二学生冼泽华
“终于结束了!”这是我2019年高考完的第一感受,当时最想做的就是好好放松和睡觉。我选了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放松身心,比如和朋友一起毕业旅行;和许久未见的老同学聚会;看了期待已久的书和剧等。身边有同学去做了社会实践,如果有条件参加的话,这也是一个不错且有意义的放松方式。
当年考完试,我其实一直没敢对答案,从考完试到被录取,有开心也有意难平,心情曾经起起伏伏,但我都一直往好的方面想。上大学前我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校的信息,和学长学姐们打听一些专业相关的情况,以及学校的一些学业奖励政策。当时我对摄影很感兴趣,那个假期便提前了解学校相关的社团和学生组织,入学后还参加了不少社团活动,对自己的技能提升、社交、丰富经历方面都有帮助,让我的大学生活更充实了。
我也想建议学弟学妹们,高考后的假期可以多思考这些问题:在大学阶段想要达成的目标有哪些?在什么时候完成?想要在哪些方面发展自己?给自己定小目标早做规划,对未来的大学生活会有帮助。
经验四:高考不是终点,心态调整很重要
分享人:南宁师范大学大四学生邓景元
高考给我最大的感悟,是心态很重要。当年因为自己没调整好心态,成绩考得并不理想。那时,老师、朋友给予了我许多帮助,父母也多次与我谈心,无微不至地关怀。渐渐地我重拾信心,并下决心四年以后要战胜自己,证明自己。
▲邓景元
在大学期间,我加入了校学生会和英语演讲社,召开主持一些活动及比赛。除了日常的学习工作,我还会参加一些学科竞赛,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全方面综合性提高自己的能力。我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多花心思与精力去培养、开发自己,把握好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平衡。通过努力,我获得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英语专业四级、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甲等证书,并顺利通过了2021年研究生考试,考上了中南大学英语笔译专业硕士研究生,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回首高考,我特别想告诉学弟学妹们,不管高考大捷还是失利,都应坦然面对,不骄傲也不气馁。高考不是终点,是未来学业一个新的起点。考后的假期其实一晃而过,可以去旅游放松,也应继续阅览群书,多做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大学,是一个未知的世界,要想一想如何在这四年提升自我,如何向高品质生活进一步努力。
专家建议:客观看待成绩,别把放松变放纵
广西首届家庭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一指出,高考后考生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放肆地“躺平”,无规律地睡觉休息;另一种是穷奢极欲,做各种没做过的事情,甚至通宵达旦打游戏、聚会等,把自己玩得很累。他建议,考生高考完不必太过纠结自己考得好还是不好,而应思考不同的成绩应该做怎样的准备和应对。
对家长而言,高考后应引导孩子有规律地生活,别把放松变放纵,陷入无序的状态。可以建议孩子,与朋友们、同学来一场短途旅行,也可以鼓励孩子多运动健身,或是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积极向上的事情。尽可能多陪伴孩子,营造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还可以给孩子做利弊分析,告诉孩子敢于承担,以及未来如何面对。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