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占玲/文 杨翊/图
将一根针放置在酒精灯上,待针烧红之后,再迅速刺入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这种针灸方式被称为火针,火针的一大特点在于兼具针与炙的双重作用。作为一种蕴含了传统医学智慧的针灸方式,火针相对于其他针灸,其大众接受度相对而言要低一些,近年来,不少中医、壮医等相关行业的医疗人员、单位积极推广火针,让这一古老的民族瑰宝在现代舞台上绽放光芒。
“火针听起来很可怕,但实际上,它不是很痛,我们会快进快出,直达病灶,痛感就像蚂蚁咬一样。”5月15日下午,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的治未病中心,主任医师王凤德正在用火针治疗一名患者。这名患者是第一次尝试火针这一治疗方式,直言担心会痛,王凤德耐心解释:“火针会比普通针灸的刺痛感要明显一些,但这是短暂可控的。”最终患者打消了疑虑。王凤德表示,除了快进快出能减轻患者的疼痛外,还需要医生的技巧以及患者的配合,多数患者反馈,火针的疼痛可以忍受,比预期的要轻松。火针的治疗过程比较快,3分钟左右。在现场,只见王凤德将烧红的针迅速刺入患者的疼痛部位,停留约1秒,便迅速拔出。
王凤德医生在酒精灯上加热针具。
火针是一种传承了上千年的治疗方式,《黄帝内经》中的《灵枢·官针》中曾提到“燔针焠刺”,里面的燔针指的便是火针。火针具有祛瘀、温阳散寒、除湿止痛、泻火解毒、散结消肿、扶正祛邪的作用,尤其对于治疗颈椎病、肩周炎、骨性关节炎、腰肌劳损等具有显著作用。
火针疗法使用的特殊针灸器材。
王凤德介绍,曾经有一名患者被火蚁咬伤,采用火针和壮医药线点灸治疗,仅治疗了一次,便痊愈。曾有肩周炎患者患病十多年,每次肩周炎发作时,疼痛难忍,这十多年时间里,这名患者先后前往多家医院进行治疗,但效果不佳。在听从医生的建议进行了火针配合拔罐治疗后,约20天,肩周炎基本痊愈。王凤德解释,当火针带着高温进入皮肤时,其热量会迅速向周围扩散,起到疏通局部气血的作用。而出针时,由于火针还带着热度,皮肤表面的针孔不会很快闭合,能以热引热,将邪气、脓毒等排出体外。
王凤德医生询问患者进行火针疗法后的感受。
火针在中医外治法方面有悠久历史,近年来在临床应用中,得到不少患者的好评,壮医火针疗法治疗骨性关节炎技术更是成为了国家民族医药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但值得注意的是,火针相对于其他针灸方式,其传播范围、应用范围存在局限性,没有标准的操作流程和规范,“希望火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能早日出台。”王凤德表示,火针正在从传统技术向现代化医学转化,这一传统医疗技术在融合现代化医疗技术之后,必将造福更多人群。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吴思思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谭双梅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