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大足区④统筹好“引进来”与“走出去”,重庆大足区教育的辨识度持续提升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晓梅

5月23日,2025“全国主流网络媒体重庆教育行”走进“世界文化会客厅”——重庆大足区,来自全国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深入了解,大足教育如何以“精美的石刻”为支点,撬开对外交流的广阔天地。

大足区实验小学承办市级中俄艺术交流活动。

扩大国际“朋友圈”,培养具有国际胜任力的青年人才

大足区教育委员会以“文化为媒、教育先行”的创新路径,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对外交流平台。其中,大足中学成立了国际理解教育中心,近五年输送30余名学生至世界百强大学深造,该校还多次接待美国硅谷等全国各地青少年访问团”。

重庆市大足区城南教育集团与德国洪堡文理中学的16年合作则是民间外交的成功范本。双方通过互派师生、家庭互访、文化体验等形式,累计开展8次互访活动,惠及500余名学生。2024年,城南师生代表团赴德参加“杜塞—重庆友城青少年交流项目招待会”,受到杜塞尔多夫市长接见;德国师生回访时深入体验中国课堂、家庭生活及大足石刻等文化地标,促进中德青少年“民心相通”。城南教育集团还与新加坡、法国、德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多国学校建立合作,累计派出千余名师生跨国研学,构建起覆盖欧美、东南亚的国际化教育网络。

城南高级中学赴德国研学。

大足职教中心将石雕非遗专业品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参与“石刻文化走出去,文化产业带起来”活动,接待来自泰国、老挝、巴基斯坦、也门、缅甸等国家的艺术家、留学生,与老挝国立美术学院签约设立“中文+技能培训中心”,为东南亚师生提供中文语言和大足石雕技艺等独特技能的培训,让石刻文化进一步走出去。

唱好成渝“双城记”,打造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大足区教委全力推动教育协同发展,并成功获批成渝地区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培育试验区。

大足职教中心与老挝国立美术学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

2024年,大足区与四川省乐山市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围绕区域教育项目联动、校际交流平台搭建、职业教育发展等多个领域展开深度合作,两地职业院校还组织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跟岗访学和“影子研修”等活动,参与人数达100余人次。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职业教育联盟”的加持下,大足成功举办了“匠心·大足石刻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职业教育联盟技能大赛等多个大型活动,进一步激发教育协同发展活力。

大足区职教活动月启动仪式。

区内高校亦热烈回应号召,重庆资环学院与四川中沛人才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学生实习实训协议,重庆工程学院、电信职业学院积极参与“启航新征程,同心向未来”第二届川渝青年教师风采大赛,重庆电信学院的志愿者们也热情地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龙舟邀请赛提供服务。

此外,该区还依托“大足智慧教育中心”,打造“电视+教育”“手机小程序”等特色平台,发布了超900节名师课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跨区域共享。

共绘家门口的“幸福圈”,擦亮“温暖有质量”教育金名片

大足致力于引进高品质的国际教育资源,使得学生能够在本地接受国际化的教育,该区还与周边地区共享先进的经验与优秀的资源。

第二届“匠心·大足石刻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职业教育联盟技能大赛。

2024年数据显示,区外来足就读学生超2.3万人,其中四川学生占比超27%,3650名四川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与大足本地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全区名师工作室吸纳川渝教师70余人,形成“辐射城乡、联动双城”的教研新格局。该区10个研学基地全年接待6.62万人次,其中龙水湖研学实践基地、重庆隆平五彩田园景区等精品基地成为双城研学的重要载体,五万余区外学子在此获得实践认知的深化。

大足区获评全国智能研修平台应用领航试点工作区并作经验交流。

教育资源的深度共享催生创新实践。大足职教中心、龙岗一小、实验幼儿园、重庆资环学院等20余所学校搭建起教研协作平台,通过课程共建、赛事联办等多元形式促进教育要素流动。这种跨区域联动不仅使区教委获得“成渝协同”重大教育改革试验项目优秀试点单位的官方认证,更实质推动“大足教育暖万家”。


编辑 唐佳洁

责编 陆旺

审核 黄新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