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大足区⑤重庆市大足区以“产教融合”,夯实“特色产业高地”建设之基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蒋晓梅

重庆市大足区,不仅是千年石刻艺术之乡,也是闻名中外的“五金之都”“汽摩重镇”。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实施,该区抢抓机遇,加快建设配套成渝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特色产业体系,奋力打造知名的特色产业高地。5月23日下午,来自全国的40余家主流网络媒体记者走进重庆大足区,实地探访产教融合新图景。

大足职教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室学生实训。

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提升与产业发展的匹配

大足区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区域)职业教育联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领服务重庆8个区、四川6个市(区)职业教育共建共享。同时紧扣全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布局,推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同频共振”。

作为产教融合标杆,重庆市大足职业教育中心围绕大足高新区电梯、摩托车、智能制造及大足石刻文创产业园石刻文创产业需求,建设了四大产业学院——电梯产业学院、新能源汽摩产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和大足石刻文创产业学院。

大足区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区域)职业教育联盟。

此外大足各职业院校还通过专业设置,积极布局新动向。重庆工程学院以“信息技术+”为专业特色,开设了24个本科专业(群),并在大足开设新媒体电商学院。重庆电信职业学院建成了电信服务与管理、软件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3个市级骨干专业。重庆健康职业学院重点培养大健康、综合康养新业态技术技能人才。

把校区办进园区里提高人才供给精准度

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企业的深入融合,大足区积极推行校企协同育人,创新实施“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等教育模式,实现了“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的教育理念。该区的中高职院校与超过300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共同商讨培养方案多种形式,深化校企合作。

大足职业教育中心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在大足职教中心,学校就是工厂。该校与高新区的施密特公司和台铃公司携手,共同推进电梯产业学院和新能源汽摩产业学院的建设,创建了校内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校中厂、场中校”的办学格局。产业学院实行园校企共建共管,通过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工程应用型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走出了一条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建学院,建好学院服务产业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签约。

此外,大足职教中心通过开设校企合作订单班,实现“课堂就是车间”。该校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和工作岗位需求设置课堂内容,校企共同制定招生与招工方案,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双主体育人”。

把企业需求放进课题中,提高产业转型贡献度

职业教育不仅培养工匠,更成为产业升级的“智慧引擎”。大足成立了由中高职院校专家组成的特色产业集群顾问专家团,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实现学科创新驱动产业突破,产业升级反哺学科优化。

大足职教中心新能源汽车实训教学。

该区分级分类组建了10个由区级行业主管部门、产业园区、行业企业、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牵头的产教联合体。其中,大足区职教中心牵头成立大足石刻职教集团,联合30余家企业共建“文旅人才基地”“工业机器人订单班”,为各家企业每年共输送300余名技术骨干,本地高技能人才就业率三年内从18%提升至25%,有效助推了区域产业升级。

此外,依托大足石刻文创园,该区域建立了集“教学实习、生产实训、技能培训、产品研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足石刻文创产业公共实训基地,为市内外石刻石雕行业、企业、产业园区提供开放服务。该基地不仅是石刻文创人才交流与石刻创意雕塑展示中心、石雕行业人才技能鉴定中心,还是石刻文化交流和石刻文创产业培训中心。

大足石刻文创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幼儿劳动启蒙教育。

近年来,大足区不断推进特色专业建设、加快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育人,为大足文创、五金、汽摩等特色产业培养出了大量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编辑 唐佳洁

责编 陆旺

审核 黄新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