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杨波
7月7日下午,2025届高三毕业生李得榕又一次走在广西希望高中的林荫道上。阳光透过果实累累的杨桃树和芒果树,映照他年轻的面庞,喜悦和自信溢于言表。从初中到高中,李得榕在这里度过6年的少年时光。十年寒窗苦,今朝露锋芒,再过几个月,他有望迈入中国顶尖名校,开启人生新征程,一场师生间的双向奔赴在广西希望高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校园的书巢随处可见,阅读随时发生。校方供图
学习没有捷径 量变到质变
李得榕的高考成绩,有望被985工程头部高校录取。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学习没有捷径。我的方式非常‘朴素’,就是大量练习,不断总结,在知识的积累中从量变达到质变。”李得榕告诉记者,他为自己的学习时间做了详细规划,在完成学校作业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各类题型资料,上网课接触不同的学习方法,分阶段复盘总结,及时调整学习计划。高三期间,他仅英语习题就刷了140套,历史选择题也刷了130多套。
汤老师是李得榕的高中班主任及英语老师,他透露,有的孩子寒暑假休息、放松、娱乐,李得榕则用来抓紧预习,高一期间就学完了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英语词汇和语法,高二得以分出更多精力攻克其他学科。
“把最常规的事情做到极致也是一种卓越。”语文学科粟老师说。
自我领导 当自己的主人
在广西希望高中金光苑教学楼一侧的墙面上,一株巨大的手绘“习惯树”引人注目。在“自我领导力,人人可以出类拔萃”的主旨下,枝干指向学校提倡的七大习惯,首要一条,便是“主动积极当自己的主人”。这棵大树,成为李得榕和同学们的脊梁和底气。
李得榕曾就读于广西希望高中初中部(博雅初中),由于中考发挥失利,他以总分A的成绩入读希望高中。起初,他感到失落和自我怀疑,压力大的时候,便独自到金光苑对面的图书馆看书,抬眼就能看到窗外的“习惯树”。馆长陈兵和这个小老弟成了忘年交,不仅在李得榕阅读时为他答疑解惑,也和科任老师们一起帮他调整心态。他重拾自信,立志考入名校,并按照自己的规划和节奏,一步步奔向梦想,统考成绩常年霸占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榜一”位置。
张弛有度 沉浸式解压
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图书馆外矗立着一座座小木屋,并画满五花八门的彩绘。“这是我们的书巢,所有学生可以在这里交换或借阅书籍。”李得榕打开一扇小房子的木门,只见内部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西游记》《数学家的眼光》等书籍。
粟老师认为,学校崇尚阅读,校园小景处处充满人文气息,这样的氛围不仅为孩子们的高考语文奠定基础,也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充满松弛感的校园文化,也为学生们提供了沉浸式解压体验。“我们的课余时间相对宽松,每天下午4时50分放学后,可以去参加文体社团活动,或是在书巢里找书看,坐在草坪上放松。”李得榕说,他的校园生活张弛有度,初中期间热爱街舞,高中期间则学会了打排球,此外,他还两度在桂港学生交流活动中担当志愿者,每年参加学校的研学活动,在校运会中挥洒汗水……这些活动成为他和同学备战高考的“解压阀”。
钟情阅读,热爱街舞;不惧挫折,目标笃定……圆梦高考只是李得榕成长的逗号,未来人生,他还将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编辑 吴欣怡(实习生)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孙妮